楊事成 朱志惠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各行業的加速深層次整合,餐飲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態勢,網絡餐飲平臺因此應運而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網絡餐飲平臺給餐飲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與變化,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日新月異的消費體驗,讓未來餐飲行業擁有了更多可能。但是在網絡餐飲平臺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部分問題與矛盾需要解決,面臨著嚴峻考驗。因此,應當探索演進新思路,推動網絡餐飲平臺轉型升級。
“外賣經濟”的崛起,促使網絡餐飲平臺相繼而生,實現了顧客與商戶的雙贏。在這短短的10 年發展之內,我國網絡餐飲平臺呈現多樣化、專業化的發展現狀。在龐大的商業利潤背景下,網絡餐飲平臺不斷涌現,如美團、餓了么、趣碼、大眾點評網等,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除此以外,各大網絡餐飲平臺的服務內容、服務技術等朝著專業化發展,從最初簡單的點餐服務,再到如今外賣路線查詢、智慧推薦商品等功能,能夠幫助商家獲得更多流量與曝光,為消費者提供更大可選擇空間,平臺服務質量與效率不斷提升。
(一)網絡餐飲平臺存在食品安全監管風險。網絡訂餐業務的發展,促使線下傳統餐飲商戶選擇紛紛“入網”,這為網絡餐飲平臺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潛藏著重重危機。其中食品安全風險頻頻產生,如“陰陽地址”“多店一證”、藏身民房的“幽靈外賣”等,這些違法違規問題對于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威脅。雖然監管力度越來越大,網絡餐飲平臺對商戶的資質與生產環境也都會作出相關評測,以努力保障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但是由于互聯網+餐飲監管與傳統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有很大不同,如食品安全鏈條變長、監管信息來源互通性較差、商戶信息真假難辨等原因,這些虛擬性和不可控性的因素,為網絡餐飲平臺的食品安全管理形成了較大挑戰,致使一些“以次充好”“弄虛作假”者混入平臺經營之中。因此,如何科學評估各環節食品安全風險,為消費者提供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食品安全保障方案,成為了網絡餐飲平臺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網絡餐飲平臺對商家提供的賦能支持相對較小。科學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各行各業數字化,餐飲行業正在朝著數字化轉型,如何進一步挖掘、利用以及發揮消費者消費數據的價值,提升餐飲業務合作效率及體驗,幫助商戶實現精準化經營,成為網絡餐飲平臺的重要問題。然而,縱觀當下網絡餐飲平臺,大多擔當著一般中介的角色,即為商戶與消費者的餐飲行為提供簡單的中轉平臺,為消費者和商家疏通中間環節。關于幫助商戶制定運營管理策略、提供精細化的權益激勵等賦能支持相對較少,致使商家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呈現粗放式發展態勢。
(一)建構基于食品安全的網絡餐飲管理平臺體系。針對食品安全管理問題,網絡餐飲平臺應當從規范網絡餐飲服務入手,以信息與數據技術為技術依托,以食品安全管理為管理思路,打造食品安全治理合作平臺,促進餐飲業高質量安全發展,將網絡餐飲推上健康發展正軌。要建立全過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完善網絡餐飲商戶的市場準入機制,采用人工查證和系統核驗的雙層監管的方式,對網絡餐飲商戶的行政許可信息、餐廳真實面貌、開店人信息等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核實審查,嚴格執行信息公示,并對網店資質變化情況進行實時跟蹤,以提高線下實體餐飲店持證率,讓不良商家喪失生存空間。[3]要嚴格在線監管,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對網絡餐飲商戶的理加工制作過程、加工場所衛生、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等進行嚴格把控,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開通消費投訴綠色通道,以規范入網餐飲單位經營行為,把食品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二)建構基于私人定制的商戶營銷成長體系。隨著消費者對線上化工具依賴程度的加深,線上營銷成為網絡餐飲商戶經營的必然選擇,餐飲消費逐漸呈現多種場景。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網絡餐飲平臺要把脈餐飲行業發展,幫助商戶把握線上流量入口,助力餐飲業精準地“數字營銷”,讓商戶更懂顧客,進而轉化出更多的有效需求。應當用技術、平臺、數據、服務,借助于互聯網思維,推動網絡餐飲平臺進行供給側改革,通過新技術、新工具,為商戶量身打造成長計劃,推動餐飲業務升級改造的完成,打造貫穿餐飲產業各個主體的生態級平臺。要基于消費者洞察,從商戶粗放型運營痛點入手,讓網絡餐飲平臺擔當好“助力器”與“傳感器”的作用,利用平臺的獨特算法,對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行科學分析,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協助個體商戶找到經營目標和定位,創新營銷模式,推進餐飲產品和服務升級,讓個體商戶懂經營、善營銷、做服務。從而打造競爭力助力商家提效,讓網絡餐飲商戶享受數字化進程帶來的經營紅利,提升獲客效率及流量變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