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葉
(浙江省永嘉縣上塘中學,浙江 溫州 325100)
新課標圍繞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課提出了全新的標準,作為英語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學科品質建設考慮,重點加強閱讀思維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并根據實際情況加強教法的創新,構建全新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通過對思考以及深入的探究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全面提高學生在閱讀領域的綜合學習能力。
在閱讀課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注重文本的解讀[1]。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文本閱讀,在此過程中對文章中所包含的知識進行有效梳理,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意識,端正學生在英語課上的學習態度。比如說,教師在講解“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則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發掘和探索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文化素材,自主的利用互聯網搜集英語文化,了解西方國家在英語語言方面呈現的特色和風格,以及不同國家的英語表達習慣。之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思考文章中所包含的核心思想,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儲備,讓學生在文化的支撐下建立起正確的閱讀思維。
在開展閱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建設,需要注重思維導圖的應用。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支撐下,對英語素材進行結構梳理和內容整理,從而保證學生形成較強的邏輯思維,同時也能夠保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更加的系統和完整。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閱讀和學習過程中,自主規范自身的思維邏輯,加強知識之間的銜接性整合。例如,教師在講解“Earthquakes”時,則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如“Earthquake type, cause, legend”進行框架定位,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提煉出有效的關鍵詞,梳理素材中的有效知識點,從而保證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加明確。
在組織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思維,需要注重設疑環節的設置。即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合理的設置問題,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路導向[2]。并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分析和深入思考,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保證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更加的深入和全面。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探究性特征。比如說,教師在講解“The Olympic Games”時,可以合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When and 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What events were there i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等,之后,讓學生在一邊閱讀的過程中一邊進行分析,提煉出已知的信息,為問題解決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綜合性探索。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自由討論,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建設,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品質,讓學生更好的適應今后的團結性人才培養要求,獲得顯著的發展機遇。
為規范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需要對閱讀模塊的教學渠道和訓練方式進行創新[3]。因此,教師需要構建完善性的訓練體系,讓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訓練空間,實現思維意識的自由發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嚴謹的思維邏輯,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例如,教師在講解“Cultural relice”時,則可以合理設置訓練專題,引導學生通過詞匯訓練、語法訓練以及閱讀理解綜合訓練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為學生今后有效解決實際問題,奠定素質基礎。同時,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拓展訓練,引導學生閱讀豐富的英文名著,豐富學生的英文單詞儲備。也能夠讓學生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掌握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健全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筆記整理,總結閱讀經驗。并引導學生之間就閱讀心得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閱讀品質。此外,教師需要對閱讀評價環節進行創新,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評價,再進行小組評價,在互動評價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閱讀思路。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基礎和理解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為學生今后的思維品質建設提供有力的幫扶。
結論:依前所述,在高中階段,英語作為重要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閱讀模塊影響著學生的語言思維品質建設。為了讓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意識,教師需要注重思維品質的建設。加強文本的解讀、思維導圖的建設,并通過設疑質問、閱讀練習等多種方式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