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滿族幼兒園,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一)強化幼兒對社會的認知
幼兒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一成長時期的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不同現象都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幼兒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可以利用這一點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但是如果教師將這種認知能力培養認為成是一味的講解和說教,則幼兒受思維發展局限,很難在理解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可以在教育活動中融于民間游戲,民間游戲中包羅萬象的社會知識,讓幼兒在玩中學,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強化他們對社會、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的認知。
(二)強健幼兒的體魄,開發他們的智力
民間游戲中有許多益智類游戲,想要在游戲中獲得勝利,需要幼兒充分開動腦筋,不斷的思考。這對他們智力的發展是具有積極的影響的。游戲活動需要消耗大量體能,幼兒們跑跑跳跳,在不知不覺間也增強了體能,真正實現了身心健康發展。
(三)有利于幼兒素質能力全面發展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民間游戲對幼兒的價值之外,還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做出較為重要的影響,比如說了翻花繩主要培養的是對幼兒的腦力開發,面對于花繩的不同形狀結構通常要相應的根據不同的手法進行,而在同一種形狀結構中,也可以有第二種方法來進行游戲,而在游戲的過程中,對幼兒的手眼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必須要求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既能用眼觀察的又能用腦想到,并且用手做到,因此有著極高的能力開發作用。
(一)幼兒園資源與家庭、社區資源整合
家庭、社區和社會生活在幼兒終身發展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又是一個復雜而艱難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家長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兒園民間文化課程的實施成為可能。因此,必須對家庭、社區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讓民間文化的教育性、傳承性和延續性得以實現。一是與家長資源整合。如開展多種形式的親子民間游戲,請有民間技藝的家長到幼兒園表演等。二是與小學資源整合。如帶幼兒到小學觀看小學生的課間活動,或請小學生到幼兒園交流課間游戲。三是與社區社會資源整合,如請民間藝人加入到到幼兒園的活動中,組織幼兒參觀當地有標志性、地方特色的公園、景點等,感受家鄉文化的魅力。
(二)傳承與創新融合
文化的傳承是恒久的,但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增加新的元素,使其更加豐富多彩、鮮活可感。其實,民間文化自身會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從內容到形式,都不可避免地接收時代的信息,自覺地吸入新的養份。因此,幼兒園的民間文化教育必須把好時代的脈博,在弘揚其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為其輸入時代的新鮮血液,并需要將“創新”意念融入教育實踐中,才能培養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人。當然創新要有的放矢,要在注意保留其民間文化“精髓”的基礎上進行。還需要為幼兒提供創造的空間,并以開放的空間容納教師的創造,讓其主動地去改造和發展它們,以增強傳統文化的生長力。一是賦予內容現代氣息。就是將傳統的民間文化內容注入現代內容,使其既保存民間文化的精髓,豐富民間文化的內容,又符合時代的節拍,賦予先進文化的內涵,讓幼兒更易接受。
(一)教師有意識、有理論、有想法的對民間游戲進行挑選應用。對于民間游戲的應用,要建立在挑選上,要體現在多種理論應用和教育目標的實現上,首先要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健康觀念,并對于其中的危險性進行去除,對于一些價值較高,但是有著不利因素或條件的游戲,可以加以改編,已盡可能保留民間游戲原本風味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教學。
(二)擴展戶外體育活動
在戶外活動中開展民間傳統游戲,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有大空間場地、滿足幼兒健康發展的體育運動游戲,使戶外活動變得更為活潑,還可以更好地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有效的提高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還可以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體育活動中,如滿族游戲“彈嘎拉哈”、“跑門城”、“夾獸跳”等,材料簡單,玩法易學,既體驗了民間游戲的樂趣,增強了體魄,同時又將民間游戲傳承了下去。
(三)豐富活動區活動內容
民間傳統游戲涉及很廣的題材,教師實施區角活動時以教育目標為依據,有計劃性、目的性的投放相關材料,有序的開展民間傳統游戲,鼓勵幼兒參加,選擇由幾個人參與的發展手眼協調能力或智力的游戲,如語言類的猜謎、益智類的棋類等,為發展幼兒的各項能力,豐富活動區內容。在區角活動中實施民族傳統游戲,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玩伴和游戲內容,教師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認真觀察分析,適時介入指導和探究學習,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從而實現融洽老師與幼兒的感情交流。
本文論述了利用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所起到作用和優勢,通過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融合多種元素、促進教學多元化,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為現代幼兒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將幼兒園教育活動與民族傳統游戲進行有效融合,充分發揮民族傳統游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