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紅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蘇橋鎮善來營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現行教材以交際功能為主要線索,把它分散在各單元中。圍繞英語的交際功能,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如何激發興趣,如何創設情境,如何結合英美文化,使學生在這種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學習,達到思維的活躍,效率的提高。如以聽說能力培養為主線,拉動記詞句的訓練,語法、習語、閱讀理解能力。相關知識和詞匯語法的辨別能力,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因為聽是接收信息,說是輸出信息。聽得準才說得準。而聽和說又是語言交流的必然形式,以此為任務,以上那些能力的培養為涉及其中了。所以對聽說能力的培養是割牽牛鼻子戰術。這樣,英語教學才能活起來,活起來了,學生的腦才能動起來,其興趣、熱情也都就激發起來了。素質教育強調“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科學有效的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以口語交際為中心。牽動其它知識的教學,正體現了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征。如果不以為中心,把那些知識分散訓練,走到哪算到哪,沒有明確目標,學生便失去主攻方向,任何一個局部訓練都會呈現盲目性而效果大減。
語言是生活的重要工具,是言之有物的。脫離了生活內容的語言是不存在。所以將語言交流訓練放在生活情境之中,在農郁的生活氛圍中,學生就會興趣盎然進行語言交流。交流的形式,應試教育設計的形式有限,最多在適當時候抽一些學生進行聽說表演,做不到面向全體,不能全面激發聽說的積極性,也達不到聽說訓練的效果,而素質教育則可以打破傳統課堂常規。老師起很組織引導作用,學生是活動的主力軍。其開放式多種多樣,在課堂上教給一些形式,然后延伸到課外的第二課堂,形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形式(一)師生互動式,學生可以自由與老師用英語對話。(二)生生互動式,學生之間可以自由用英語對話。內容從家庭到社會,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習到勞動,從旅行到參觀,從問路到購物。這些形式的激勵機制是遵循了心理規律的。因為學生要與老師對話,必然不能信口開河,要作一定的準備,生生互動為了給對方一定的好感,也力求說得準確。這樣就促進了學生態度的認真和思維的嚴密性。但教師要注意一個問題,雖然學生有這樣認真的態度,但須強調不必太拘謹,說錯了也沒關系。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只要說了就是勝利,暴露了問題也是勝利,只有這樣,才能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暴露問題,糾正錯誤,達到練習的目的。
從時間安排上看,只要課堂練習只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用第二課堂來補充完善,第二課堂即課余的時間與空間,如上學路上,放學路上,星期六,星期天,同社會區的同村組的同學,可以自由組合,三三兩兩,或二人為組,互相對話交流,互相糾正錯誤,若遇大家都不懂的問題,便記下來反饋于老師,老師也掌握到了學生中的難點,安排時間進行難點突破。這種形式與效果也是應試教育辦不到的。
閱讀了獲取信息的重要能力。它對人們一生起著不斷學習的作用,應試教育授之以魚,而素質教育則授之以漁。應試教育只繼承知識,而素質教育是繼承與發展再加創新。所以培養閱讀測聽了是極其重要的。培養閱讀能力要從策略與方法兩方面指導。閱讀策略因人而異,有專門在人多噪雜的地方閱讀,鍛煉抗干擾能力,有喜歡獨自一人在安靜的地方閱讀。學習方法上也是因為而異的。無論視讀、心讀,都有各自的習慣。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策略和方法進行總結推廣,由學生自由選用參考。但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作一個總的規定,即天天閱讀一段時間的好習慣,這對每個學生都是有益的。怎樣在閱讀中抓中心思想,怎樣抓指代人物和時間線索,怎樣精讀和略讀,這些是應試作統一指導的。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沒有思維就沒言行的表現,思維的正確性支配著一切的行為。中小學生從小在漢語言環境中生活,受漢語思維定勢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英語的思維規律,所以加強英語思維訓練是十分必要的。思維訓練除了專門的專題討論外,一般是貫穿于教學之中。所以在教學中,在漢英雙語中,盡量用英語教學。英語教材是遵循了思維規律的,提問、解答、糾錯都強化了英語思維規律,只要在這方面做到落實,就會逐步培養起思維能力。在教學中,尤其是思維能力,是學生在吸收了眾多的信息之后,運用所學理論進行思考而形成的能力。所以必須創設寬松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點撥指導,學生在再思考中解決問題。這方面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只能給出一條思維的路子,讓學生去走,在主動實踐中才能內化為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不是用專門的課時來培養的,它是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中的,如前面提到的啟發、引導、點撥都是培養自主學習的方法。但這些都是在課堂上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這里要強調的自主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形成自覺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課后鞏固都應形成自覺的習慣。課前預習通常要抓如下方面:讀準字音,了解詞義,了解句型,掌握重點詞匯和短文概況。在預習中必須要遇到問題。如句型中有較好說聽得懂的,有不好說聽有困難的,對短文也有理解順利與不順利之分。這些都要在預習中找出來,反饋于老師,或與同學交流,加以解。這樣,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培養起來。
在課余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可以起一激發興趣、鞏固知識的作用。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墻報,英語小報等等。這不僅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形式之一,也是激發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的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