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孫氏鎮第一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征,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后寫里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并風趣地說:“你們也太不禮貌了。明明見爸爸回來了,還先把門關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氣?”學生聽了,個個心領神會。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辭優美的文章,讀著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放西沙群島美麗的圖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樣的珊瑚,海參,大龍蝦,成群結隊的魚,有趣的海龜,棲息在茂密的樹林中的各式各樣的鳥,配以悠揚的古錚音樂,讓學生在視覺、聽覺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學生帶進一個如詩如畫的境地。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并貼“夜空圖”;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坐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么。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他們就會去思考,去理解。在學習《會搖尾巴的狼》一課中,我讓學生說說狼和羊是怎樣的動物,狼和羊會發生什么故事?狼會不會搖尾巴?課文為什么以《會搖尾巴的狼》課題?一石激動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在小組合作中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問句,我讓學生做打電話游戲題,讓學生扮演打電話人、聽電話人互相問候,理解問句的語氣;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漢語是一門充滿趣味的語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提問的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一定要爭氣》一文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當學生說到課文講了童第周兩次爭氣的事,一次為自己,一次為國家。我表揚后學生后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思考:童第周為什么要給自己爭氣?他又是怎樣給自己爭氣的?結果怎樣?從童第周為自己爭氣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問題雖然簡短,但結合課文內容,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言。
冷場是學生遇到問題不知如何時的反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在問題難度的設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課堂上及時表揚學生,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問題太難,學生望而生畏,問題太簡單,學生又覺得沒意思,為此,在備課時,在問題的設計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問得巧,問得妙。在教學《曼谷的小象》時,我問學生:你認為這是一頭怎樣的小象?你是從課文哪里看出來的?學生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到了答案,課堂氣氛也在學生的思考中活躍起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不用老師多講,學生也會主動積極地學習語文,這樣對學生一生發展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