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杭州 310000)
超高層建筑工程涉及的專業多,技術難度高。具體來說,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有以下特點:
為確保建筑的穩定,要求其基礎具有一定的埋置深度,一般高層建筑采用樁基礎或箱型基礎,由于房屋質量大,基礎底板或承臺的幾何尺寸都很大,因此要做好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應嚴格按照《高層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的要求進行施工。
所以對于施工機具的要求很高,需要足夠的提升設備,并且應該配備有施工電梯,以確保工人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超高層建筑施工應配有水加壓和消防等專用設施,還應有通風、空調、電訊、報警、自備電源等設施,這樣一來,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專業和工種多,因而給施工管理工作協調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超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與變形測量具有較高的難度,并且其測量要求十分嚴格
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實施測量技術的重要前提,這一階段的工作將影響到測量工作后續的開展情況。一般來說,測量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圖紙審核、測量地點定位、制定測量方案、校正測量工作等部分。其中,測量定位的方法一般采用平面坐標定位和高程定位。通過平面坐標定位,來檢驗施工方案的建筑垂直距離以及與其它建筑的水平間距是否與符合實際規劃的距離。高程定位是由建筑單位設置兩個高程位點,通過專業的測量儀器,檢驗兩個位點的實際距離是否符合規劃的距離。這兩種測量定位的方法都能準確的測量出建筑規劃中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的測量工作打下了基礎。
施工期間的測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超高層建筑施工質量與整體穩定性。當超高層建筑測量準備工作完成后,便能夠形成系統的定位網,進而開展進一步的測量工作,通常來說,施工期間的測量包括控制測量與垂直度測量等內容。
1.控制測量將平面坐標定位作為基礎,能夠在建筑四周設置控制軸線。對于控制軸線的區分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而建筑不同側面的施工情況都可以按照定位來體現。
2.施工放樣測試在超高層建筑的測量過程當中,坐標定位分布能夠形成外控網,能夠直接將軸線投入到坑底當中,不管是地下層還是保護層,都應該將測試網進行充分布置。而要測試地下工程,則還需要控制網的坐標發揮作用。
3.垂直度測量。高層建筑的垂直度和垂直距離都是通過控制網系統來進行測量的。在建筑中,首先對建筑的首層設置埋點,從首層埋點通過中間各層留點直到頂層為同一鉛垂點,故以此來控制整個建筑物的垂直度。頂層工程完成后,整個建筑物就形成了規則統一的測量控制網。
在進行二層及以上的施工時,采用激光垂準儀向上投測每層樓面的控制點。具體來說就是以一層樓面鋼板上標出的控制軸線或主軸線控制點為基準,并在每層樓面相應位置留設200mm×200mm方洞,在每層樓面的控制點架設經緯儀施放出主軸線,最后用鋼卷尺進行軸線的校正和施放其余各條軸線以及細部尺寸線。
對于高程線的控制是,由首層高程控制線使用鋼尺垂直向上引測,同時,要和下一層高程控制線進行閉合校驗,校驗無誤后做好高程控制線標識,然后再輔以水準儀抄平。為達到標高控制的目的,保證標高的準確性,在高程的校驗過程中必須保證每個層面的高程控制線在同一水平面上。
施工過程中的垂直度控制,應用激光垂準儀向上投測。先用經緯儀或全站儀測出四角主軸線控制點,然后將軸線投測到結構面,并做出明顯標記,同時應予以保護,以此作為主體結構軸線投測的基準點。在測量過程中應采用盤左、盤右兩個位置進行投測,并以其中心作為軸線位置,以消除測量誤差。
由于超高層建筑具有柔性大,鋼混結構等特征,該結構會被日照、自震等多項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具體測量工作中,這些方面也會導致測量出現很大的誤差,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度,為此,為了使實際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得到保障,要求測量人員開展測量工作中,盡可能的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而避免測量工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
在高層建筑物當中,經常會有很多滯后工程,而想要有效的將這些滯后工程都銜接到控制網當中,則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當中使用統一的控制網,嚴格控制測量精度指標,做到交圈閉合。
在樓層不斷升高的同時,施工中也常常會遇到二次施工的情況,在開展二次施工工作時,其坐標定位會在樓層升高的同時產生變化,這時便要在控制網中,合理轉換軸系,上升控制點可以確保不同軸之間角度與距離,所以,在具體施工期間,要求工作人員認真的審圖,確保轉換精度。
超高層建筑的建設對于緩解城市用地面積緊張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城市中的超高層建筑數量逐年增加,其建設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超高層建筑項目中的重要技術內容,測量技術對于超高層建筑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有著較大的影響,為此,在實際測量中,要規范測量技術的實施,保障測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