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國家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項目所建設的地理位置較為特殊,需要在地勢較高且險峻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大多是未被人類所破壞的原生態區域,擁有大面積的植被、河流等,若不注意保護,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為在原有的水利工程建設體系基礎上尋找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協作的平衡機制,需要從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地理環境勘測報告、綠色生態建設標準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從二者所具有的規律和特征出發,對各項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因地制宜,探究出合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或制度,將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破壞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水利工程建設體系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國家大力新修水利,其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社會利益,進一步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而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需要根據實際建設情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在原有的建設體系基礎上尋找到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體系相互協作的平衡點,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穩定發展。目前,我國各個省市都是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來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希望能夠通過水利工程進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并將自然災害所產生的傷害值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有效改善水資源分布問題。但是,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性質較為特殊,需要將大量的水資源集中在水庫中,當水位升高時,其所產生的高強度水壓會對周圍地質產生較大的影響,不僅破壞了地質結構,還會誘發多項地質災害。此外,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設,會對土體表層的植被、氣候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此,為進一步有效地探索出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道,需要就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生的影響據相關科學研究表明,當生物體長期生活在同一個生態環境中,會與周圍的其他生物群在特定空間構建一個多元化的生態體系,而水利工程的建設則會破壞生物與生物之間所建立起的生態平衡機制,很大程度上影響當地生物物種的正常生長,導致生態結構發生變化。一般來說,當地物種在數量上發生變化都是由于人為因素,而水利工程在生物多樣性方面所造成的影響,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水生植物。在水利工程建設體系干擾下,會改變當地水生魚類遷移路線,最終影響當地植物生長速度;陸生生物。無論是大型水利工程還是小型水利工程,其建設面積都較大,因此,當土地資源被占用后,會導致陸生生物沒有充足的地方進行生活和生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生存率。
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國內大力新修水利工程,與此同時,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即便一些水利工程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但仍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極大的危害且破壞面積越來越大。
對于水利工程建設體系而言,在進行建設過程中會對當地氣候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氣流、自然風向、氣溫、空氣濕度、空氣質量等等。當水利工程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后,大量的水資源被囤積在一起,會增大土地積水率。當環境溫度上升后,水資源會在溫度變化的影響下,發生物理變化,蒸發成水蒸氣,當水蒸氣積聚在一起后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形成小雨滴,增加當地的降水量。
同樣的,水利工程會對地質產生一定的影響,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地質災害。對于大型水利工程說,需要新建一定需水量的水庫來進行水資源的儲存,在水壓的作用下會導致地殼發生運動,與此同時,巖層空隙水壓力也會有所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地質災害的發生率。此外,當水庫的蓄水能力提升之后,會對相關基礎設施產生較大的作用力,若水利工程在進行建設過程中沒有將該因素考慮進來,勢必會造成水庫四周的山體、基礎設施出現塌方、滑坡、滲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為進一步有效地減少對當地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需要從多個方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宣傳,并始終堅持綠色、生態和諧化發展理念,對當地動植物進行有效地保護,避免其在人為因素影響下遭受破壞和污染,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前,相關建設單位以及設計單位要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現狀進行系統地研究和分析,并將所制定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與生態環境保護規范相聯系,建立起一套符合建設要求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從多個方面來減輕對于環境所產生的影響。
現代化社會發展離不開水利、電力以及其他能量資源的開發和生產,而水利工程更是國家運行、發展的根本,是一項民生工程,能夠進一步有效地促進社會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