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重慶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企業內部生產經營遇到短期困難,很多企業內部信訪主體對象發生了一些變化。由于近幾年來我國扶貧解困工作的力度加大,原來那些優撫對象、老幼病殘、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而一些在職職工、離崗退養人員、退休返聘人員以及棚戶區改造群體則成為現在參與信訪的主體。
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互聯網+”運用在各個領域,“互聯網+信訪”也成為了目前信訪的一種重要形式。除了信件、電話、個別登門、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等傳統信訪方式外,互聯網上的微博、微信通過朋友圈、公眾號或發帖等社交軟件已經成為組織號召和實施信訪活動的主要方式。網絡的虛擬化更利于匿名投訴,投訴人方便了,卻給企業信訪穩定工作證據查找和案件處理帶來了更大難度。
信訪擴大化趨勢帶來了影響面的擴大,企業經營形勢嚴峻,職工工資下滑、年終福利取消等,造成不穩定情緒的職工群眾人數明顯增加,基層信訪工作摸排工作范圍加大,無形中增加了信訪工作壓力。矛盾的協調解決難度逐漸加大,直接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與和諧穩定。
企業黨組織是信訪穩定工作的直接領導,要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對信訪穩定工作負有的主體責任,把信訪穩定工作列入黨委和企業行政管理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的信訪穩定工作領導小組不是掛名虛職,而是真負責任。企業黨組織要督促各級領導對所管轄部門的信訪穩定工作擔起責任,各有側重,確定承包對象,并且要做到嚴格考核。信訪工作的主體責任人要經常與各基層單位互通情況,及時掌握黨內及廣大干部職工家屬人員的思想動態。共同分析輿情,科學研判形勢,拿出可行措施,檢查處理結果。
信訪工作要充分借助信訪聯系部門和群眾的橋梁作用,搭建和暢通信訪渠道。認真履行信訪工作職責,強化組織協調機制。認真做好群眾信訪事項的登記、告知、受理、答復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信訪”的新形式,在堅持熱線電話、郵箱、傳真等媒介的基礎上,建群進群,廣聞博錄,深入交流,以此來拓寬信息來源、暢通信息渠道,掌握群眾最直接、最真實、最廣泛的訴求。信訪工作要主動變“上訪”為“下訪”,深入到基層,變被動應付為主動出擊。通過經常召開特邀監察員和義務監督員聯席會議,來研究企業中民情動態,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工作。
嚴格執行信訪穩定工作接待制度,做到“八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問候暖心,一把椅子請坐,一杯熱水解渴,一顆誠心相待,一番耐心接談,一心解決問題,一聲慢走相送。落實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辦結反饋制和過錯追究制。堅持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杜絕矛盾上交和推諉扯皮。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努力探索做好信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建立在各個部門的高質量工作上,信訪部門也要規范自己的工作,提高企業信訪穩定工作質量。
我黨和政府提出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國以來,明確提出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法治建設的觀點。運用法治思維規范信訪工作勢必推動信訪改革的法治化建設。對遇到的信訪問題首先納入法治思維來考慮,拋棄“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地而異”的習慣性思維,“信訪難題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解決問題用法”,提升來訪接待服務質量,促進信訪事項的高效解決,徹底扭轉走訪上行的態勢。
務必重視群體性事件的研判及處置。充分重視有可能出現群訪苗頭的個訪,避免事態升級為群訪。我們還要增強預見性和敏感性,對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及早掌握,建立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機制。第一時間報告,即時發出預警,派出得力人員迅速處置,切勿因見事不明、反應遲緩,導致小事拖大、大事激化,釀成重大事端。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網絡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互聯網已經成為舉報投訴的主要渠道,網絡信訪的易行性,使得網上案件的數量已經大大超過了來信來訪。我們要投入大量時間來查閱、甄別、處理和回復網上信訪案件。網絡投訴信息的透明度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網上反映問題不拖、不等、不靠,優化辦理流程,嚴格時間界限,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回復,真正做到善用網絡、善待網民、善管網情。
強化屬地責任、依法逐級走訪、依法分類解決問題是提高企業信訪規范化水平的重要舉措。群眾來信來訪提出意見建議或者投訴請求,是對黨組織和企業領導的信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做好信訪接待工作是保持黨同群眾密切聯系的重要體現,帶著責任和感情辦理好職工群眾的每次來訪和每封來信,有效傳遞群眾訴求,規范完善來訪來信的登記受理、轉送交辦、辦理、送達、督查督辦、公開等各環節工作,依法依規分類處理,全面推行精細化辦信,規范化服務,及時就地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