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和創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傾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在溫故而知新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既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又可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足見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們探討。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應從自身做起,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巴班斯基說:“做認識性游戲的方法可稱為重要的刺激學習興趣的方法。此法依靠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游戲的情景來進行。””游戲是活躍學生學習活動本身的興奮劑。”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認為,學生通過團體游戲引起興趣,可激發學習責任感。愛游戲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要把”找朋友”、”送信”、”奪紅旗”等游戲活動引進課堂,寓知識于游戲中,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開展饒有趣味的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進一步學習掌握數學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得主動,玩得開心。從而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探索。教師必須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學生思維活動的動向并加以引導的能力,充分運用疑問為發展智力服務。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條件、問題和數量關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進行多方練習。如:教師右手拿5 支鉛筆,左手拿4 支鉛筆,問學生一共有幾支鉛筆?學生回答后教師又說:“一共有9 支鉛筆,老師右手拿5 支,左手拿幾支?”學生說對后,教師給予表揚,接著教師又把一部分鉛筆放在鉛筆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隨之設疑:“你們猜一猜,鉛筆盒里有幾支鉛筆?”這時,學生表現出爭強好勝的心理,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有的說:“鉛筆盒里有5 支。”“有的說:“鉛筆盒里有4 支。”此時,教師惋惜地告訴他們:“你們猜的數都不對。”并反問:“你們知道為什么猜得不對嗎?”這時教師說:“這不是一道完整的題,它缺少一個總數條件,所以你們算不出來。如果教師說‘一共有8 支鉛筆,手里拿著2 支鉛筆,鉛筆盒里一共有幾支鉛筆呢’?”這時學生恍然大悟,人人積極思考,爭著發言。這樣,學生在求知解疑的過程中學會知識、提高能力,從而誘發了學習興趣。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在教育領域引發一場深刻的變革。多媒體課件視聽結合、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單調為豐富,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用于數學活動,有利于刺激幼兒感官,引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課中我安排孩子們欣賞祖國發行的前三套人民幣,這是孩子們甚至我們成年人都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新穎的畫面優美的音樂一下子就將孩子們吸引住了,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這樣運用生動的媒體課件,活躍課堂氣氛,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引導著,教學節奏緊湊,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學生主動學習。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要防止空泛,教師要采用多種呈現形式,形成清晰的評價軌跡。可采用個人、小組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口試、面試、筆試相結合;免試與重試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讓每個人體會到只要你在某個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獲得公正、客觀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評價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共性外,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實行統一評價與分層評價相結合,以分層評價為主的方法。對于優等生的評價,重在引導他們創新,引導他們勇于挑戰教師、挑戰書本,勇于超越自我。同時,實行“彈性”要求,在保底的前提下,不作硬性規定。從而引導其參與到學習中,品嘗學習的樂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學生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能學好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轉化為內在動力,才能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從以上方面作出努力,農村小學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不斷得到提高,教學效果會達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