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
(鄭州西亞斯學院博雅住宿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朋輩導師的育人思路是對朋輩教育模式的拓展和創新,聚焦新生入校第一學年的適應性問題,著力培養新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新生確立發展目標和實現自主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與此同時,通過朋輩互助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教育,高年級同學通過指導和幫助低年級同學,提升自身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高年級同學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高年級學生的綜合能力。高年級學生和新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互相激勵、有效溝通、激發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形成一股正氣,營造良好的住宿書院風氣。
“朋輩教育一般是指具有相同背景、年齡相仿的群體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育方法?!苯Y合學生特點和學風建設現狀,整合優勢資源,開展實施“朋輩互助”導學幫扶模式,用以培養優良學風,探索實踐促進優良學風形成、思想政治育人的新思路。
在書院制的管理模式下,通過多途徑調研了解學生在生活、學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幫扶需求。在進行前期了解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分類整合,進而選拔組建相應的朋輩導師團隊。
針對住宿書院學生分布的特點,面向不同層次、學科(專業)的學生,出臺一系列推選辦法,經過學生自愿報名、輔育導師推薦、書院審核推選,選出朋輩導師團隊。結合學生學習現狀和需求,組建專業幫扶團隊。在此基礎上,書院整合資源,為學生各方面發展提供個性咨詢和深度輔導,設立學業與職業發展規劃、考研輔導、學習沙龍等主題小組,注重導師引領,學霸助學,搭建了師生互動、生生幫扶的平臺,實現學業幫扶精細化,助推優良學風建設。
為更好發揮朋輩導師團隊的功能,住宿書院結合幫扶對象所需,鼓勵和支持開展多種幫扶形式,通過朋輩幫扶,使學生們達到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目標。
朋輩導師互助計劃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活動:
一是聚焦新生適應。朋輩導師在新生錄取后第一時間與新生建立聯系,全程參與入學教育,引導剛剛經歷高考的學生擺脫應試教育的思維定式,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主題特色教育貫穿朋輩互助計劃全過程,使新生在思想和行動上向優秀朋輩導師看齊,明確大學成長發展規劃,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傳承書院精神。
二是增強文化體驗。住宿書院根據書院特色課程體系,將體驗課作為新生與朋輩導師的必選課,要求朋輩導師帶領小組成員利用學校資源,以團隊的形式,分工協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每個學期參觀一次校史館、欣賞一場高雅藝術、尋訪一次學校名師等活動。
三是形成特色活動。住宿書院在活動組織、交流互動等方面圍繞書院制、學科專業等展開,堅持專業與人文相結合,文化體驗與學習適應、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國際交流等有機結合,創新性地探索工作載體,并結合實際情況與學生工作傳統內容相融合,形成新的工作特色。
四是探索網絡化國際化途徑。住宿書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設以朋輩導師為骨干節點、覆蓋全院新生的“新媒體矩陣”和“微信集群”,把“群”“圈”“博”作為朋輩導師的重要工作載體,發揮網絡社區作用,幫助新生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可以探索國際化環境下朋輩導師工作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國際化朋輩導師小組。
在促進優良學風建設過程中,住宿書院通過推廣在朋輩導師中優秀的團隊做法,來宣傳學風建設成效。一是開展“最佳朋輩導師團隊”“學習之星”“實踐之星”“自強之星”“進步之星”的系列評選活動,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優勢,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多樣發展、全面發展,進而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培育優良學風。二是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宣傳朋輩互助團隊在學業幫扶方面的典型案例,通過網站、微信平臺等方式,推廣朋輩導師團隊中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舉辦先進事跡分享會,邀請優良學風班、先進個人進行宣講,強化示范帶動作用,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人,使朋輩互助的優良做法得以傳承,增強育人實效。
一方面,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社交平臺,“00”后大學生群體接受知識和新事物已不僅僅局限于傳統途徑,對社會、人生、人際關系開始進行探索式思考和實踐,但受環境、閱歷、流行思潮等因素的影響,處在一個生理年齡成人心理年齡稚嫩的階段;另一方面,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朋輩教育就是將這些年齡相近、生活境遇相似者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起來,通過朋輩傳授學習、生活、社會等方面的檢驗,讓他們彼此之間在思想上、情緒上、行為上相互影響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目的。
一方面,住宿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育人導師,由于身處學生工作第一線,身兼教育者、管理者、服務者、心理健康咨詢者、職業指導者等多重角色,工作雜、碎、散。人數多、任務重使得輔導員分身乏術,朋輩導師的運用如同一只延伸的手臂,能有效地幫助一線輔導員分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另一方面,朋輩導師始終堅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有效補充了高校教師、黨團組織在教育引導方面的作用,充分提升了高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方面的能力。
首先,朋輩導師具有親民性的特點。朋輩導師的主體都是學生,他們在年齡、成長環境、生活經驗甚至專業學習方面基本相似,容易在彼此之間產生共鳴,達到互相信任,平等交流。其次,朋輩導師具有教育示范作用。學生中的優秀分子通過與朋輩間分享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經驗,一方面可以把抽象空洞的說教變成身邊具體、鮮活的人物或事件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同樣的困惑和成長經歷非常容易引起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目的。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快、微時代的到來及當代大學生個性特征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為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學風建設,致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朋輩互助模式的學風建設路徑,朋輩互助教育模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被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是朋輩互助促進了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使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性較之前有很大提高。二是朋輩互助下的學習效果明顯提升。通過朋輩互助,學生學習能力、實踐技能、創新思維、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明顯提高。學生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住宿書院通過開展朋輩互助有效促進了學風建設,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還存在需要改進的方面。
一是建立朋輩導師的保障機制。在目前的情況下進行深入調研,結合學生學業情況,適時調整幫扶措施和方法,爭取實現“覆蓋范圍廣、幫扶業務精、收獲成效顯著的一套朋輩互助自我管理、自我幫扶、自我提升的幫扶體系”,適當給予專項經費投入,建立朋輩互助工作室,優化學習環境。加大對朋輩導師團隊成員的培養,“鼓舞幫扶者開展朋輩導師的激情和熱情,以調動朋輩導師團隊成員的責任心”,使幫扶者進一步提升團隊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增強對朋輩導師團隊的工作業績、幫扶效果及評價反饋等方面的考核監督,完善獎勵辦法。
二是優化朋輩導師團隊的培育機制。朋輩導師團隊成員的選拔有相應的原則,書院制下學生多元化的個性將呈現得更加明顯,現有的選拔條件就需要進行完善修正。在了解受幫扶學生的思想狀況、個性特點等前提下,通過公開、民主的方式進行選拔,并指定團隊負責老師對朋輩導師團隊進行定期指導,“注重朋輩幫扶者公信力的塑造,為朋輩幫扶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真正實現朋輩導師團隊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發揮團隊合力,助力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