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侯營鎮政府,山東 聊城 252028)
聊城市東昌府區地處山東西部,東臨黃河,是聊城市中心城區,現轄7 個鎮、5 個街道、兩個工業園區,691 個村居,總面積82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9萬,由于東昌府區的區位優勢,全區共清查核實資金總額34244.5 萬元,資產總額329979.18 萬元,其中,經營性資產162490.07 萬元,非經營性資產125276.35 萬元,待界定資產42212.76 萬元;資源86.97 萬畝,其中承包到戶的土地面積75.87 萬畝,未承包到戶的耕地1.87 萬畝,水面3270 畝。
(一)在2018 年前,全區只有75%的村居真正實現“村賬鄉管”,且只管住了部分資金,對村級資金底數掌握不清,家底不明,與上級“村賬鄉管”要求存在明顯差距。
(二)部分村居有賬目不夠明確的現象。鄉鎮對大部分村只管住了村級3 萬元的運轉經費,沒有把村級其他收入納入村公戶管理,形成一些遺留問題。
(三)村級財務審批不規范。納入村賬鄉管的資金審批不規范,鄉鎮對村居沒有專門的內控制度。
(四)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沒有充分利用。賬簿及會計科目的設置存在不符合《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會計核算不規范、村支付票據管控不夠明晰;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中存在資產、資源未全部納入平臺管理、村級賬務錄入不及時、原始憑證大部分未上傳等問題。
(一)借助“互聯網+”,搭建監管平臺。防止集體資賬目混亂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實現現金不經手、收支“網上走”、處處受監督。通過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無紙化”審批、“非現金”支付、“大數據”管理、手機App 查詢,實現了村級資金支出監管前置化、流程信息化、支付電子化。今年2 月,出臺了《村級資金非現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納入平臺監管的資金范圍,對系統運作方式、村務卡管理等七個方面作出具體規定,推動了由人管錢向制度管錢轉變。
(二)堅持試點先行,分步穩妥推進。東昌府區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先期確定了古樓街道、柳園街道、侯營鎮等5 個現金流較大的鎮街進行試點。古樓街道利用監管平臺,建立健全了銀農直聯、村級公務卡、資金審批等制度,資金往來結算均通過“村務卡”或轉賬進行,全面實現非現金支付。侯營鎮按照區《村級資金非現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在全鎮設立了1 名財務總監、7 名監管員,每個管區各設1 名報賬員,村級資金嚴格按照系統流程審批、支付、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突出問題導向,拓展平臺功能。針對小額現金收支難監管的問題,探索建立了村級公務卡制度。村居日常小額支出,由銀行點對點直接支付,實現了在線資金劃轉、批量代付、余額查詢、交易明細查詢等功能,資金操作全程留痕、往來可查。建立起支付前全流程審批制度,村級報賬員負責將原始憑證及影像資料上傳平臺,監管員先做初審,合法合規的上報財務總監進行復核,復核通過后將支付口令提交給銀行,由銀行直接轉賬支付;對材料不全一律退回重新辦理;發現有違規行為的,并且及時進行處理,從而實現了資金先審核后支付。
(四)構建新的管理層架,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農村三資管理新機制,將非現金支付系統與山東省新開發的農村三資管理系統、銀行資金管理系統有效對接,實現平臺信息共享、數據聯通、自動推送。一是完善會計科目設置。嚴格按照財政部《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范會計科目設置。二是建立村級財務預算制度。指導村級每年年初編制預算方案和決算報告。報區農經部門、鎮街辦事處備案,實行“無預算不支付、超預算需審批”制度,規范資金收支行為。三是設立超級管理員制度。區紀委監委、區農業農村局分別設立了超級管理員,持有監管密鑰,可以憑口令隨時隨地查詢每筆資金往來。
(一)村級集體資金管理體系不斷健全。東昌府區以“制度+科技”為手段,全面推行村級集體資金非現金支付,實現了資金監管信息化、數字化、制度化,促進了資金監管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轉變。該做法完全規避了現金支付環節,使得集體資金往來可留痕、可查詢、可追溯,村級財務操作更加規范透明,財務管理的漏洞得到有效彌補。
(二)基層干部依法辦事能力全面提升。推行村級集體資金非現金支付,一方面實現了資金申領、審批、支付全程網上辦理,審批程序更加規范、辦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基層干部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對未召開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村民不知情、不允許的大額支出申請堅決不予審批,使農村“四議兩公開”制度的落實,防止多數服從少數問題的發生。
(三)基層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推行村級集體資金非現金支付,落實村務公開制度,真正把村集體資產管理放到了陽光下。尤其是借助管理的平臺,確保了各項惠農補貼、扶貧資金足額發到群眾手中、用在了百姓的身上,使惠民的政策不再迷失于“最后一公里”,“民心工程”真正成為“幸福工程”。
總而言之,全區已納入村級資金非現金支付管理平臺管理的資金總額為4.66億,共受理資金申請5447筆,成功支付5040筆,金額達1.272億元,審核中的112筆,涉及金額141.43 萬元;因存在違規單據、金額與原始單據不符、上傳影像不清晰等問題駁回295 筆,金額688.45 萬元,有力地促進了村級財務管理,社會效益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