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玲 夏蔚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隆昌 642150)
在當前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存在園校互動形式單一、培養過程缺乏層次、學生發展不夠全面等問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解決人才培養矛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經過多年的醞釀和研究,在理論上構建起“雙元互動、三段遞進、四維一體”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當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趨勢,同時,隨著中國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專業認證標準相關人才培養標準的問世,學校反思自身在學前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與幼兒園(企業)互動中缺乏活力、成效不足,逐漸探索出符合學校實情的“園校互動機制”,構建起充滿生機活力的育人共同體。
為實現產教融合,更好地服務地方教育與經濟,學校于2018 年牽頭組建川南幼教集團,以內江市教育局為主導,以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依托,教育行政部門、部分本專科院校、中職學校、幼兒園、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多方參與。到目前,已經吸納300 多個會員單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為幼兒園。依托川南幼教集團,校園(企業)在師資培養、課程建設、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等方面加強合作,互利共贏。
邀請基地園園長加入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研究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專業建設。實現園校互訪,聘請一線幼兒園園長和教師作為兼課教師或學生實習指導教師,著力打造混編教學團隊。選派新進教師入園跟崗,融入幼兒園一線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師實踐能力。選派專業教師加入成都片區、重慶片區、川南片區“園長工作站”,在優秀園長的引領下,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成都金蘋果學前教育集團合作實施訂單培養,根據幼兒園(企業)的需求,合作開展教育教學,以幼兒教師工作任務為導向,共同制定職業化課程體系,凸顯人才培養針對性和特色化。園校共建實習、就業基地,為幼兒園和畢業生之間的溝通、選擇搭建橋梁。發揮專業科研優勢,結合幼兒園需求,積極與幼兒園合作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定期開展學術研討,增強幼兒園教師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辦園質量。對幼兒園開放校內實訓室,邀請幼兒園小朋友到校參與教學活動,初步形成“園中校、校中園”格局,實現資源共享。
按照“第一年打基礎,第二年發展特長,三年一貫抓綜合素質”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思路,將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分為“職業認知——專業強化——崗位實踐”三個階段,嚴格按照由淺入深、逐步遞進的職業發展規律開展教育教學。
在職業認知階段,主要通過開設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讓學生獲得初步的職業認同和興趣。在這一階段,一方面,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基礎課程,先后開設了《學前衛生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兒歌彈唱》《幼兒舞蹈》《幼兒美術創作》等,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初步的開展幼兒園保教活動技能。另一方面,開設大學生公共基礎課程,如《計算機基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心理健康教育》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生活常識,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安排了1—2 周的認識實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流程。
在專業強化階段,主要通過領域活動課程和特色素養課程開設,參加教師資格證國考,參加各類專業技能比賽,發展學生特長,提升專業能力。在這一階段,開設《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游戲》等實踐性課程,學生通過試講、說課、微課等形式,強化專業技能。同時,連續三學期開設如音樂素養、舞蹈素養、體育素養、信息化素養等8 門特色課程,鞏固學生特長。此外,利用教師資格證國考和各類專業技能比賽的契機,以考促練、以賽促練。安排2 周的跟崗實習,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專業能力。
在崗位實踐階段,分別安排4 周和一學期的頂崗實習,完成畢業設計,培養學生的綜合保教能力。這一階段,學生進駐幼兒園、早教機構等,學校和幼兒園分別安排指導教師,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有效開展保教活動,磨礪學生意志,積累保教經驗。同時,開展畢業設計工作,發現和解決幼兒園保教實踐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穩定的職業信念。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它將幼兒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分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大的維度。同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強調,當前中國學生的發展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因此,學校嚴格按照《標準》和核心素養的要求,將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所具備的核心素養細化為師德、理念、知識、能力四個內容,其內容之間相互融合,構成協調統一的育人目標,其實質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實際的幼兒園實踐中,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和理念融為一體,共同在思想層面制約其行為,所以師德與理念并重。在課程建設時,學校特別注重學生師德和理念的培養,在思政課、專業課、第二課堂的開設中,運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地對待幼兒、對待職業、對待自身、對待保教活動的觀念和態度。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專業能力能夠保證學生有效地開展幼兒園的保教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開設了豐富的專業理論課程,還開設各類專業技能課程,達到知識與能力并重。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掌握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師德和專業理念,而師德與專業理念又有效地指導學生合理運用自身知識和能力開展各類活動。因此,只有促進師德、理念、知識、能力的協調統一,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維一體”的育人目標在專業教學、各類活動中得以體現。比如,學校從2018 開始,全校范圍內開展“踐行十愛,弘揚師德”標兵評選,評選出來的學生思想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扎實,綜合能力突出,其中有很多學生獲得了大學生綜合素質A 級證書,他們是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代表,是“四維一體”協調發展的有力說明。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學校自2014 年開始醞釀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而“雙元互動、三段遞進、四維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從提出到實踐再到完善,經歷了6 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學校不斷地調整和優化,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學生參加四川省高職院校大學生學前教育專業“幼樂美杯”能力大賽,獲得團體一二等獎、單項一二三等獎共計17 項;參加內江市職業學院學生技能大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合計15 項;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共計9 項;在四川省教師資格證首次國考中,我系2019 屆1175 名同學在同類院校專業人數的2—4 倍情況下,筆試兩科平均合格率87.8%,面試通過率達83.1%,合格率高出同類院校1—10 個不等的百分點,擴大了我校在同類院校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9 屆畢業生英語的過級率達67.1%,計算機過級率達27.8%,育嬰師等其他行業資格證獲取率達46.3%;2018、2019 兩屆畢業生雙證獲取率平均達94%。培養了四川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李秋,100 余名校“踐行十愛,弘揚師德”標兵,近40 名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等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時,獲得綜合素質A 級證書人數、專升本人數也逐年上升。
畢業生素質過硬,就業質量高,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具體表現在每年招生規模是同類院校2-3 倍的情況下,新生報到率逐年提高,接近90%;畢業生雙選會呈現畢業生供不應求現象,2018、2019 兩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為95%;創新創業教育也取得了優異成績,我系學生李娜團隊獲學校“夢航杯”創客大賽獲特等獎、內江市“高新杯”創客大賽獲萌芽獎,系部連續三年被評為校創新創業優秀單位。
發揮專業優勢,開展職后培訓。開展幼兒園園長、幼師國培、幼兒園骨干教師、保育員、三州地區一村一幼培訓等幼教師資職后培訓,累計達1500 余人次。
開展精準扶貧,助力幼有所育。響應國家號召,自覺開展教育精準扶貧,近三年,我系教師社會服務講座、教育精準扶貧講座達40 余人次。
服務地方教育,彰顯幼專擔當。積極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月、開展助殘活動,關愛學前特殊兒童,彰顯幼專責任擔當,依托“川南幼教集團”等,助推本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近幾年,老師們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學比賽,取得了四川省高職院校第二屆青年體育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四川省第三屆“文軒教育杯”微課比賽一等獎、四川省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二等獎、校青年教師能力大賽一等獎等各級教學獲獎20 余項。
堅持以教學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學,不斷開展教學改革。如學前語言教研室開展的“兒歌故事表演訓練”,編寫《幼兒教師口語》教材,申報“構建學前教育專業故事表演能力體系”等省級課題,獲得第三屆“幼教杯”幼師技能講故事一等獎、2017 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階段成果一等獎。
積極發揮專業優勢,開展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近三年申報實用性專利2 項,參編、主編教材11 本,校園合作編寫校本教材9 本,申報各級各類課題近百項,發表論文150 余篇。獲得四川省十八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四川省2019年第四屆教育發展改革研究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等一批標志性成果10 余項。
到目前為止,本專業已培養出省級骨干教師1 名,市級骨干教師2 名,市學科帶頭人1 名,市優秀教師2 名。
雖然學校在此輪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與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省內一流專業還有一定距離。在今后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改革過程中,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提升教師“互聯網+”的教學能力,組織更多的特色活動,助力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