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枝
(重慶市潼南區瓊江小學,重慶 潼南 402660)
快樂教學是目前教師非常青睞的一種教學理念,通過采取更加多樣的教學方式,設計不同種類的教學內容,創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改變傳統教學學生興趣不高的問題。應用快樂識字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學生對語文興趣的重要性不亞于語文知識教學。但是,在傳統的識字教學中,教學方法一直比較固定,學生很少有自主發揮的空間。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生字抄寫若干遍,下一堂課教師再通過聽寫驗證學習效果。這種機械的學習生字的方式很難讓學生感受到樂趣,學習時自然也就提不起積極性,學習效果也比較差,部分學生甚至會通過一些不恰當的方法來應付。要改善這種現象,推行快樂識字以激發學生興趣是很有必要的。
新課改強調教學應該以人為本,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關注教學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更多地通過猜謎語、做游戲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來開展識字教學,這樣能夠消除傳統教學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受,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有的教師對課前預習不夠重視,上課時講解課文后就直接帶著學生學習生字生詞,這種教學方法稍顯突兀,尤其是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生字生詞,學生接受起來可能會存在困難。如果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就能夠將“教”與“學”更好地銜接起來,對生字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己閱讀幾遍課文,把自己不會的生字標記出來,在字典上查找它們的讀音,再想象一下生字的字形,嘗試記憶一下。學生也可以自己制作生字記憶卡,卡片正面寫上生字,背面寫上注音和組詞,讓家長幫助自己進行生字識記學習。
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為了讓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花費五分鐘時間設計一些小活動,如“我認識這個字”,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在預習時都記住了什么生字,有什么識記生字的小技巧等。這種課前預習方式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把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
在傳統的識字教學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課堂氛圍比較沉悶枯燥,教學效果很一般。實際上,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為有利于理解和記憶生字。
快樂識字的核心就在于“快樂”,教師應該給學生創建好的環境和條件,力求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和成就感。在這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的教師和學生距離感較強,上課時師生之間幾乎沒有溝通交流,一些內向、膽小的學生就不會去主動表達,也就難以實現快樂識字的教學目標。所以,上課時教師要努力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有主動學習、表達的積極性。例如在《口耳目》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習的生字主要有耳、口、目、鳥、月等,教師在講解生字時就可以創建氛圍,比如學習其中幾個有關人體器官的生字時,教師讀出生字讓學生指向自己身上相對應的器官,誰的速度最快就可以贏得獎勵,也要給其他學生進行鼓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識字教學中靈活轉變教學方法,可以給學生帶來眼前一亮的感受,也是踐行快樂識字理念的重要途徑,寓教于樂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動物兒歌》的教學中,這節課的目標是認識一些常見小動物,例如課文中的螞蟻、蝴蝶和蜻蜓等,教師可以用課前準備好的圖片來給學生展示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但是一些學生無法將這些動物和自己學到的字詞聯系起來,教師可以讓先把生字寫在圖片上讓學生認知,然后將圖片和生字打亂,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連線。形象的圖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了生字生詞,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提高了學習生字的速度。
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結合了視頻、聲音、文字等內容的多媒體素材,通過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的多重體驗,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來展現情境,或者把生字所代表的物品展現出來。通過這種形式把教材上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和把握。
綜上所述,在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興趣,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