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亞林
(貴州省遵義市私立建國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不斷增多教師數量,減少教師工作量與疲勞度,提高教學質量。鼓勵教師參與培訓進修等機會,促使其接觸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方法等,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綜合素養,強化為人師表等意識,促使教師自律能力與自學能力等不斷提高。教師應當加強實踐經驗總結,多與同行間進行溝通,實現優勢互補與取長補短。本著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原則,多引入現代教學手段,將學生從傳統學習理念與態度中脫離出來。完善獎懲激勵等措施,提高教師自主完善的主觀能動性,以此實現師資力量強化與工作氛圍有效改進。
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更利于化學教學質量提升。學校應當針對化學教學制定科學指導計劃,監督教學過程,科學評價化學教學,以此提高課外輔導成效。除此之外,應當加強化學教學問題總結分析,采取多措并舉方式糾正教學中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成效,確保教學活動順利展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與數字化,推動學校現代化發展。
化學是初中教學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綜合素養能力提升意義重大,更關乎學校現代化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學校對化學教學改革相對忽視,尤其是偏遠地區,在資金投入與教學理念等方面相對滯后,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教學效果不盡理想。學校應當積極轉變職責理念,迎合時代發展步伐,加大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整合現代教育技術,確保化學教學工作順利展開。如在《認識氧氣》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工業儲存氧氣方法等資料,營造生活化教學氛圍的同時,幫助學生認識氧氣物理性質。用多媒體技術出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的課件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認知氧氣的化學性質。加速教學進度的同時,優化教學模式,維持學生學習較高的熱情。
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逐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學習主體目標,進而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化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使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得以提高。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并且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主體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注意力集中與學習自主性等,教師應當加強興趣培養,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教學的價值,以此糾正錯誤學習觀念與態度。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途徑多樣化,如情境激發或游戲帶動等,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認知規律與學習需求等,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如在講解酸堿知識時,在新課導入環節可引入基于三氯化鐵溶液遇到硫氰化鉀溶液變色原理的噴霧作畫、硅酸鈉溶于水后與硝酸鹽物質形成“水中花園”等有趣的實驗現象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操作環節引入現實虛擬技術,組織學生安全反復性的動手操作,明確酸堿實驗現象的同時,自主構建知識概念與原理,實現學習質量不斷提高。
實驗教學環節不能忽視,實驗操作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等問題應當加強注重。學校應當加強實驗器材與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實驗課教學規范展開。加強學生操作安全意識培養,提高實驗操作中的監督管理水平。實驗課教學應當積極貫徹嚴謹性與客觀性、尊重學生等原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等科學意識。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能夠低頭一味地做實驗給學生看。教師可以正確地引導學生動手進行實際操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化學實驗的實踐能力,進一步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初中化學當中的化學現象以及化學知識的重、難點。比如,在高錳酸鉀加熱的實驗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熟悉實驗的相關步驟,讓學生能夠對一些必須注意的實驗要點充分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在發現學生操作失誤的過程當中,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地方并改正自己的錯誤,使學生能夠順利地進行實驗操作。當實驗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可以寫一份實驗報告,充分地理解化學實驗所蘊含的知識點。課前應當加強備課,制定可操作的教案,通過實驗動手操作發現細節性問題。課上加強實踐引導,引導學生圍繞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實驗材料與配置實驗儀器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實驗后注意實驗結果分析與總結,引導學生如實填寫實驗報告,全面分析實驗情況,實現實驗知識吸收內化。針對有危險性或材料準備不足、有害物質等實驗,用現代教育技術直觀演示實驗流程或化學反應過程,放大實驗現象,確保學生深入了解實驗知識。多媒體能夠展示分子結構與分子分裂情況、分子極性與空間構型關系、有效碰撞過程等,促使學生省時省力,更利于知識結構體系完善與教學任務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