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琴
(貴州省紫云自治縣第二中學,貴州 安順 550800)
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結合學生在課本中學習的內容進行創設,還可以借助生物實驗過程展開問題情境,或者是選擇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來呈現情境內容,詩歌,諺語,成語等形式也是創設問題情境十分不錯的策略。找到了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就可以將其應用在生物教學課堂上,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習提供愉快輕松的課堂學習體驗。
教材是我們學習道路上十分重要的工具,它能夠為我們提供學習的正確方向。所以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就可以從教材內容當中充分的挖掘可以使用的素材作為情境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展開對問題的思考,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解決生物問題的能力。當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之后,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同時還可以延伸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供學生們展開討論,從中發現生物科學的神奇之處。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上,教師開展《傳染病及其預防》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充分的了解教材內容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和需要掌握的具體內容,然后再結合教材內容展開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這堂課的主題是傳染病,所以圍繞傳染病教師以此提出了它的病原體類型,傳染病的特點,傳播途徑以及易感人群等等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的引導,再結合教材提供的內容找到正確的答案。教師在問題設置過程中要保證和教學內容相關,同時要讓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對學習有幫助,對學生的引導和問題的難易程度也要具有循序漸進的特點,這樣才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有效的提升。
生物這門學科離不開實驗,有很多的生物細胞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需要使用顯微鏡和試劑的輔助才能夠觀察它們的變化和形態。所以情境問題的創設方式還可以通過結合實驗內容和現象來完成,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實驗內容的印象,并牢牢的印刻在腦海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生物實驗主動進行發現和探究的好習慣,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愿意主動地去嘗試和挑戰新鮮事物,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例如:在初中生物課堂上,學生在學習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利用實驗過程為學生創設情境來驗證細胞的失水和吸水過程。以胡蘿卜作為實驗過程的演示材料,采用兩塊相同的胡蘿卜進行對比試驗,分別將其放入到清水和鹽水之中浸泡一段時間之后拿出,我們可以明顯的觀察到兩個胡蘿卜的外形產生了差別,同時分別感受兩個胡蘿卜的手感,也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鹽水中的胡蘿卜更加的軟,而清水中的胡蘿卜依然十分的堅硬。根據這些實驗現象教師提出了疑問,為什么經過鹽水浸泡的胡蘿卜與清水浸泡后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學生們心中也產生了疑惑,并十分迫切地想要知道具體的原因是什么。通過教師結合實驗內容和現象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充分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理,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生物課堂教學順利地進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上,教師也充分的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進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展開對問題的思考,從而達到讓學生掌握生物課程知識的目的。在多媒體設備上,除了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素材之外,還能夠呈現出生動形象的視頻畫面,豐富鮮艷的視覺色彩,立體環繞的美妙聲音以及獨特新穎的表達方式等,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們的目光。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生物是一件如此開心愉快的事情,從而更愿意接受相對抽象的生物課程內容。而生物科學與大自然和人體結構息息相關的學科,所以生物的世界充滿著奇妙和絢麗,僅僅從教師語言陳述式的表達很難將它的魅力呈現出來。而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充分的實現這一點,通過視頻的動態播放呈現出逼真的色彩圖像和生動立體的聲音。為學生們帶來生動的視聽享受的同時,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奇妙生物世界。例如:在教師進行生物教材中《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設備上提供的視頻資料向學生播放了大自然中的蝴蝶進行生殖和發育過程的相關內容,看著新生命的誕生,學生們感到嘆為觀止。這時教師提出蝴蝶在生長過程中最初是以“毛毛蟲”的形態呈現,那么“毛毛蟲”是蝴蝶發育過程當中的哪一階段呢?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思考蝴蝶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幾種形態的變化過程,最終得出了幼蟲階段的答案。根據多媒體視頻上所呈現的視頻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通過在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上創設問題情境,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發現的精神,積極配合教師提出的問題,主動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為學生之后的生物學習過程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