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銀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成人技術學校,浙江 紹興 312030)
隨著中國老年人教育的迅速發展,教育提供仍然存在不足。對老年人的教育調查顯示,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增長與老年人的教育資源有限之間存在矛盾。為了填補供需之間的差距,進一步促進終身教育的發展和積極的老齡化前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老年教育已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以解決短缺問題師資隊伍和服務質量差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王振洲借鑒美國K-12在線教育的經驗,提出了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立國家特殊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特殊教育數字資源共享系統的建議。在農村地區開發遠程服務模型。楊曉紅等人以網易公開課等16個在線教育平臺為研究對象,對中國在線教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解釋了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文以終身教育理論為基礎,以智能教育等四種新的教育理念為基礎,探討了老年人教育與互聯網融合帶來的學習內容和教育形式的重大變化。提出營造在線教育氛圍,增加教育投入,整合社會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促進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建議。
數字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教育行業的深刻變化。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AI技術的應用場景的不斷深化,信息技術被用于發展現代養老服務業,探索和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并在此過程中實現行業信息化工業標準化。顯然,互聯網與老年人教育的進一步融合已成為當今信息社會中智能養老和創新養老的必然趨勢。老年人教育與在線教育的結合是指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數字電視,在線教育,遠程教育等數字資源為學習媒介的老年人教育形式。這種媒體和網絡學習是教育模式的主要形式,它可以通過擴大教學時空,擴大學習者的受教育機會以及受益于高質量教育資源來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在線教育是在線教育模式的創新。與青年學生和成人學習者不同,這些特殊的老年人群體大多數在家里退休。在線教育的類型主要是文學欣嘗和保健。與過去的養老服務相比,更多的老年人渴望學習和做些事情,他們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滿足。如今,隨著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大多數老年人已經從傳統的電視和廣播轉向了最新的電子技術產品,這樣有利于整合社會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平臺,促進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化服務業和產業。自21世紀初以來,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為中國的老年人教育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征。高等教育成功的關鍵在于彌補老年人的空虛,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激發老年人的潛力。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可以將互聯網上可用的教育資源移植到高等教育領域,豐富高等教育的課程內容,并大大擴展教育的范圍。因此,在教育組織和教學實施過程中,積極對待老年人,向老年人倡導獨立和自我意識的觀念,樹立老年人的積極意識,已成為老年人教育的關鍵,在全社會營造了在線學習和終身教育的氛圍。首先,有必要建立一個更好的學習場所,并在社區和老年大學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提供實用,有趣和現代的課程。由于家庭條件和專業背景等環境因素的差異,以及年齡,健康狀況和教育程度等個人特征的差異,還需要根據能力來教授老年人如何學習。可以使用Internet的教育資源為年齡較大的學生開發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志愿者或導師會定期跟蹤他們,以確保學習效果和有趣的學習,并促進老年人在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人口性別差異,老年婦女比男子更有可能參加老年教育,對課程的要求也更高。就區域差異而言,東部沿海省份高于中部和西部內陸省份,參加高等教育的人數更多。從城鄉差異來看,城市地區老年人的參與度要遠遠高于農村地區,城市老年人的配套設施也比較齊全。因此,地方應適應當地條件,并在國家宏觀政策的背景下,根據當地法規和自身條件制定區域政策體系,建立以政府為基礎的投資,并輔以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投資并基于老年人的高等教育和社區的老年人在線教育基地,通過在線和離線相結合的方式發展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老年人教育的管理和資源分配問題需要通過政策和法規加以協調。老年人教育的信息化也迫切需要相關部門在硬件和設備上進行投資。各級政府需要出臺各種文件和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源有序地進入老年人教育領域。根據具體的實施計劃,借鑒在線教育成果良好的領域,并在現有教育研究網絡和衛星視頻傳輸的基礎上,建立覆蓋全國城鄉的現代遠程教育服務網絡系統。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老年人教育已經形成了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組織投入為輔的辦學模式,而發達國家的老年人辦學已經展示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政府,高等教育機構,企業,社會和民間力量以及在辦學中的投資形式多種多樣。因此未來除了政府對老年人教育的投入外,中國還需要整合企業,社會團體和教育機構的資源,建立多元化的老年人教育服務體系。為了彌補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資缺口,我們可以借鑒其他針對老年人社區的運作經驗。借鑒公益投資和社會廣告運作等成功經驗,以擴大社會對老年人教育的關注和影響。
當前,在老年人教育領域的合作仍然較少,這極大地限制了社區老年人教育和開放大學的發展。可以引入社會志愿者、大學生等來填補教師的空白。充分利用社區和高等學校的場地資源,引入高質量的在線課程,并以公開課,專題講座,論壇和微課的形式為老年人提供各種課程。由于年齡較大的學生輸入文本不便,語音交流將更加人性化,從而使老年人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進行交流和討論。國外關于終身教育和網絡教育的研究為我國老年人教育提供了參考和啟示。例如,英國的第三年齡大學使用現代化的設備來滿足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次的老年人的學習需求。這個獨特的第三年齡教學網絡吸引了大量的老年人參加學習。因此,可以為不同地區的老年人建立“虛擬學習小組”,以提供具有較高認知要求的學習活動。中國高等學校和地方大學應在學習和借鑒國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老年開放大學”或“在線老年大學”的研究和實施,并擴大到中國老年學習網絡的建立。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資源。老年人憑借自己的智慧,經驗和技能,不僅可以改善自身的物質條件和生活質量,而且可以積極參與改善全社會的精神生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開發老年人的人力資源潛力,建設全國學習與終身學習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