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中心完全小學,云南 保山 678113)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可見體育教育非常重要。我國蔡元培先生也提倡“五育并舉”的發展政策。如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背景下,也可見體育教育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試圖分析當前農村小學體育發展現狀以及農村小學體育發展策略進行探討。
農村小學體育是教育全面發展的突破口。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反映了學校體育工作是否跟上了教學改革的步伐。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起點,在素質教育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體育仍然處于“說重要、做中學、不抓”的尷尬境地。大多數農村小學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都會占用學生的體育課。在知識課程之后,體育課程并不具有與知識課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中小學生鍛煉時間少,鍛煉次數少,導致學生出現體質虛弱,身體發育不完善。尤其是經過長時間的埋伏,學生的脊柱出現了一些問題。在這些方面,體育的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體育教育的內容有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然而,在大多數中小學教學體系中,體育教學內容往往較為常規,理論課的教學與學生的水平相比相對抽象。在實踐中,將根據學校提供的器材進行隊形訓練、廣播體操、跳遠、跑步、跳繩等教學。如果有跳繩就開跳繩課,排球課就開排球課。一些農村小學缺乏資金和設備,只能安排學生在教室里自學,或者干脆步行或跑步。此外,由于沒有專業教師等問題,學生自身的體育素養發展得不太好,影響了學體育活動的開展,阻礙了農村小學體育的發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外,還是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指導教學的舞臺指揮者。但是,在目前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校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學校本身不重視體育教學,體育專業性很強,使許多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知識不扎實,體育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方法相對僵化。甚至有的學校為了不浪費學校教師資源,充分擠壓教師的價值,使一些教學任務不重的教師承擔起體育教學工作。在一些學校,體育教師是從校外臨時聘用的,無法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或者更好地響應國家號召,無法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任務。除此之外,一些學校作為體育教師到了中年,學生的教育觀念相對陳舊,沒有新時代社會的青春活力,使學生不愛體育,對體育失去了興趣。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國家應頒布政策法規加大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將體育教育提高到和其他課程提升到一樣的高度上來,呼吁各個中小學校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其次,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應該改變傳統只培養知識的想法,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增加體育課程,加大體育課程應有的時量。另外,還需加大對體育課程的經費投入,改善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引進先進的體育教學設備,清除陳舊的教學設置,以確保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的身體健康及安全。最后,從學生層面來說,學生自身明確加強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素質、加強體能的一個必要方式。
目前國家推行素質教育并且倡導新課程標準,體育教師需要根據新課程的標準,使得以前枯燥單一的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需要多樣化、興趣化。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時效性、實用性。為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教師要主動研究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體會體育教學的特色。注重體育游戲教學,將游戲教學放在體育教育教學的首要地位,采用兒童化、興趣化和游戲化等多樣的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又能陶冶學生情操。例如,在體育課熱身運動中,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單一的跑步和體操運動外,還可以引入小組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體育課的趣味性;也可以利用師生互動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對體育教師的熱愛之情,進而轉化為對體育課的熱愛,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國家教委在《關于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除了改善體育方面的設施條件之外,關鍵是建設一支質量合理、相對穩定、數量足夠的師資隊伍。”要想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合理優化師資隊伍,實行體育教師的專業化,建設一支專業化、穩定性較強且梯度合理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加強對體育教學的培訓,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外出參加相關的體育訓練活動,掌握一定的相關體育訓練技巧,從而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應樹立多方位、全方位的體育觀念,以促進素質教育的更好實施和教育的全面發展。小學生正處于發展期,身心逐漸成熟,因此對于體育教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鑒于以上情況和解決辦法,當前農村小學需要將其提上議事日程,學生成長速度加快,體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正是由于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我們需要從小培養他們對體育的重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