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紅
(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東鄉鎮中心校,廣西 來賓 545908)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如何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向往,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并獲得快樂和享受,歷來是我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孜孜以求的。然而興趣和動機有賴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來引起,小學生尤其如此。課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不僅可以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調節了課堂氣氛,有利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小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有效地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探索的能力,合理運用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觸類旁通解決新問題,發散學生思維,使孩子能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下面,結合日常教學,談談網絡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的深度融合。
“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同樣不能脫離情境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它強調創設真實的情境,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
農村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很強,但理解能力欠佳。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只滿足于讓學生“記”一些知識點,而不關注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其內涵,學生們就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對那些比較抽象的學習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在原有的認識結構基礎上,形成新的認識結構”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我們在使用常規教學手段教學的同時,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動態圖像演示技術,利用媒體信息傳播的豐富性,形象性和生動性,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加以直觀地顯示,以其較強的刺激作用。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屬性,促使我們的學生了解掌握相對完整的知識形成過程。
通過創設與知識有關或類似的情境,以利于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探索學習,發現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主人翁感。同時老師要積極創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做好學生學習知識的參與者、引導者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向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轉變。而學生則能根據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在網絡上自主地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學習的順序、內容,自主地查詢相關的知識,利用掌握的方法主動地去獲取新知,從而進一步創造新知,實現自主學習。
互聯網時代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了人與人、校與校之間的合作、交流。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合作學習的精神。學生們之間可以不用直接面對,而是教師通過網絡把分散在課堂中的學生鏈接成小組性的學習團體。他們利用網絡來傳遞文本、聲音、圖像等各種符號,以此達到在有限的時間里同步傳遞信息,加強互相交流的目的。這對于克服學生操作的自我中心性,促進學生的個體社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在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電腦軟件,親臨其境,如見其人,如做其事,學生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事物,選擇自己所要的學習內容,積極性很高。另外課余大量的時間老師可指導學生在國際互聯網上查找各種資料,更好地為學好數學這一基礎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只是教學方法的某種改進,更是教學觀念的一次革命,因為它始終調動著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而最終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要為學習者創設有利于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的學習環境,并對源于建構主義環境有意義的學習進行相應的評價。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要充分運用互聯網評價方式,給予學生客觀、公平、公正的評價,采用情感激勵學生,大膽評價。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而互聯網能夠使數學展現生活化,使數學更貼近學生們的現實生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學習數學最后會回歸到生活,學習數學就是為了使得生活更為方便、快捷。所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抽象的概念、原理通過直觀形象的生活情境表現在學生面前,更能讓學生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得數學真正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結語:作為一名來自鄉村的教師,應該將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更新教學理念,接受新的教學方式,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發展、獨特、具有獨立意義的完整的人,要引導學生把學習看作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建構知識和鍛煉能力的過程,把教學看作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教師同時要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把數學的形成發展過程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強化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創新的數學教學途徑,創設互動模擬的問題情境,讓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數學,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讓互聯網的教研技術更好的應用于數學教學和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