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妍妍 任芳 吳茜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天津 300161)
慕課是一種沒有圍墻的開放型課堂,能夠延伸到十分廣闊的領域,覆蓋面與延展性均十分強大。開發慕課的意義并不只是運用在線視頻實行學習,更主要是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友好互動、教學資源共享、課程作業提交與發布以及教師評價等,能夠將學生在線學習時間以及學習進度詳細記錄下來,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成效。
慕課運用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沖破了以往教學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歸納整合了諸多數字信息化教育資源,構成了多樣性的學習工具以及教學資源。而且,慕課具備學習靈活、教育資源多樣豐富等多種特點。任職教師能夠把在課堂教學中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程序命令或是相關實驗操作加入到視頻中,使高校大學生可以迅速認識并理解。此外,慕課的教學課程亦具備重復觀看的特性,針對復雜、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大學生不會只限制在課堂的學習時間,在課下隨時隨地都可以根據自身的手機、電腦、筆記本等電子設備實行反復多次學習,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學生學習過的知識。最后,慕課同樣具備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線互動的網絡平臺,在慕課網絡教育平臺中大學生能夠隨時針對視頻學習中遇到的難點與疑惑向教師提問,能夠自主討論或是參加教師提出的問題探討,并且討論部分是慕課學習成績最終評定的關鍵指標,同樣提高大學生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的主要形式。根據以上慕課所具有的優勢,與在線資源以及傳統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大學生自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進行思考,進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高等院校是思想與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舞臺,現代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關鍵力量,大學時期亦是學生意識形態以及正確價值觀創建的主要階段。高等院校信息安全原理在慕課教學平臺中作為一種新型的大學信息安全教育載體,首先需要創建在思政方面的引導,高效指導現代大學生思想正確成長,防止錯誤思想以及言論對現代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直接影響,始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核心,拒絕接納歷史虛無主義,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三觀。與此同時,創建在信息安全原理下的高校慕課平臺應完善平臺中所有功能,以便于教師與學生的理解與操作,大大減少在運用進程中出現的各種麻煩。此外,創建網絡技術安全保障體制亦非常重要,以此能夠確保任職教師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防止其受到各種惡意、不良攻擊。
信息安全原理應用在高校慕課網絡平臺中的課程研發應與學校教師隊伍以及社會相關知名企業進行協作,并且高等院校任職教師團隊需要在課堂開發制作中作為主導,承擔起信息安全原理在高校慕課課程教育內容制定的角色。首先,在以往課堂教學中,基本將教師作為中心進行教學,任職教師往往根據自身的設計把相關理論知識教授給大學生們,然而在慕課教學形式上,任職教師依靠網課、翻轉課堂等多種形式,把一些課堂教學實踐留給大學生,學生們通過自身在網絡中搜索的信息資料或者對任職教師安排的項目實行課堂描述,主要目的是為了培育現代大學生獨立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充分激發其自主思考與自主參與。其次,以往信息安全原理下的慕課教學內容未能伴隨的更新而進行變更。眾所皆知,信息安全原理下的課程教學主要將現代網絡技術作為基礎,但是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變化,即要求信息安全原理背景下教師的教育內容不可僅停滯在教材中的基礎概念,需要和當前社會熱點話題實行有機結合并實行探討,比如大數據以及區塊鏈等。最后,以往信息安全原理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設計缺乏新穎性與創新性,伴隨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安全知識的教授不能只停滯在運用PPT 實行講解上,教師應當制定與信息安全相關的趣味性闖關問題,讓大學生相互間實行攻擊與防守,以此提高教育過程的生動性與靈活性。
慕課屬于一種工具與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高校大學生可以根據這部分現代技術與手段,真正學習到知識。信息安全原理下慕課學習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影響的特性,然而這一特點具備兩面性。信息安全原理背景下的慕課課堂教學時間往往控制在20 分鐘左右,十分適合高校大學生實行知識點的鞏固與復習,自主調節學習進度以及時間。然而此種十分自由、輕松的教育形式,致使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往往會受到外界各類信息的打擾。當信息安全原理教育內容頒發后,學生未能設定并展開正確的學習計劃,從而對大學生學習信息安全原理的基礎概念以及慕課教學內容均會受到直接影響。故而,應增大對大學生學習每個環節的監督和管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設置課堂測驗與預備閱讀等。根據后臺數據詳細記錄大學生慕課學習狀況以及作業完成狀況,并將這些信息加入到學生期末成績評估中。
綜上所述,把信息安全原理引進高等院校慕課教學實踐中,是高等院校教育形式改革的必要趨勢。信息安全原理可以讓慕課實踐教學更為方便、快捷,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高校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