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應豐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夾湖學校,江西 贛州 341700)
歷史學科的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非常的多,這會讓學生感覺歷史學科的學習十分的枯燥無趣,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之所以學生感覺其學習難度較大,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老師陳舊的教學觀念及方法,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究竟該如何對教學策略進行了設計呢?下面將針對此進行分析。
學生濃厚的歷史學習興趣,是高質量教與學的重要前提,反之學生如果缺少學習興趣,那么便無法主動參與歷史學習,其學習效果會大受影響,所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十分重要。但想要實現對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并不是言語表達那么簡答,而是要對其新理念、新思路進行探索,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導入環節設計的是否精彩,直接會關系到課堂教學的開展效果,這點是廣大教育者都知道的一點。但由于新課導入環節需要考慮到教與學的各種因素,所以其設計難度較大,部分老師如果不能對其精準把握,便會采取不適宜的導入方式,將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新時期的歷史教學導入之中,老師需要對導入環節改造創新及精心設計,提高導入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在教學《青銅器和甲骨文》之時,由于這部分內容的故事較多,老師可以采取故事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在教學《三國鼎立》之時,老師可以運用音樂導入方式,如給學生播放“三國”歌曲,讓學生對其中的三國產生興趣,參與到新課學習之中等等。通過對不同內容的分析與不同導入方式的選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和價值所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改背景下,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價值逐漸凸顯出來,老師要對其進行合理運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比如在教學《三國鼎立》之時,老師在網絡中搜集相關的精彩視頻,通過情景調動學生的各感官,主動參與到感官活動中,參與到對這部分內容的探索之中,從而對視頻中所看到的內容理解地更加透徹。
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必不可少,老師要對其教學活動精心安排,讓學生在參與活動學習中保持學習的熱情。比如在學習《解放戰爭》這一單元之后,老師可以組織愛國主題的演講,演講主題要提前一周告訴學生,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于在演講活動中有出色的表現,與愛國人士的情感形成共鳴。此外,老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歷史劇展現活動、歷時討論活動、歷史知識競賽比賽等。在多元化的活動中,造就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保障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只有師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氛圍才會更加活躍,學生也才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探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并促使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而學生們整個探究學習過程中,老師要及時參與其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便于及時讓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題。針對各小組及成員的表現,老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肯定、鼓勵與引導,讓學生靠自己的努力收獲到更多的歷史知識,達成課堂教學的目標。由此可見,通過學生的主體學習和老師的引導、鼓勵,課堂教學氛圍越來越活躍了,而且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升。
歷史教學中有大量歷史事件、歷史時間、歷史人物、歷史背景、歷史意義等,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難度增加,會讓學生有畏難學習情緒。因此,老師可以利用文字、音像、表格為一體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動態呈現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及意義,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形成系統、整體的認識,又能夠讓學生對歷史事件背后的歷史發展規律進行了解。通過這樣多次的教學引導之后,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高,能讓學生后續的歷史學習越來越輕松,其教學效果也會越來越理想。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老師需要對教學中停滯不前的問題進行了解、分析與研究,從而提出有效的教學之策,讓學生從接觸歷史學科的初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觀,提高初中歷史教與學的質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