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鳳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情景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相對于傳統教學法更加顯著,尤其是對于英語這種需要進行實際訓練的科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或者是學生將真實的情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讓學生產生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引起學生的思考。
情景教學法是劉銘生教授在《教學法大全》中提到的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理論深度且已經形成獨立的體系,同時情景教學法也是教學改革實驗中涌現出的較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景教學法呢?李吉林教授以定義的方式給出我們這個答案:情景教學法是一種通過創建有效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知識、訓練技能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于多種學科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就需要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受教育者置身于真實情境。
在這里朱燕學者總結出了一套教學模式:熱身情景——導入情景——呈現新知——鞏固新知,拓展思維。情景教學法以觀察為前提,誘發為主導,強化內心認知性;以訓練思維為核心,著眼創造性;以激發情感為動因,滲透教育性;以培養學科的能力為目的,貫穿實踐性。采取情境教學法的老師,應當首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根據學生具體要求,學校具體教學內容要求創建出科學、有趣、高雅的情景,使教學情景不斷優化,理論與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1]。
當下不少高校正在逐漸引入情境教學法,增加這種教學方法在課程中的使用率,這種方法的運用打破了傳統式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單方面聽講的枯燥場面,使得整個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更容易受到啟發,從而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被很好地調動起來。
當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不少經驗豐富,閱歷深厚的高校英語教師并不習慣使用它,依然喜歡站在講臺上,單純地以口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輸送,因為在他們看來,情景教學法更加費時費力,而且效果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求我們對于情景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深入研究,用結論來說服采取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轉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消極態度。英語本身就是需要長時間慢慢積累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急躁、焦慮等情緒。如果此時依然讓他們面對枯燥乏味的英語單詞,英語文章,無疑會增加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懈怠,因此情景教學法的加入能夠很好的減少甚至是避免學生的這種情緒讓他們逐漸愛上英語。
促進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情景教學法一般都需要參與人的相互交流、協同合作。因此,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自評互評會使得反饋完成意義更好的構建,并且提升了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情景教學模式下的英語教學使學生在課外主動收集相關資料,拓寬知識面,老師設計的情境往往需要學生的即興發揮,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便會在進行教學時出現尷尬的場面。因此學生們通常都會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有時還會提前與老師進行反饋溝通。
綜上,我們以一個案例作為應用價值研究的切入點。某高校教師讓學生通過辯論的方式進行辯論報告的撰寫,由于該老師采用的是教學方法是情景教學法,所以他將學生原來并不感興趣的辯題“Should the Old Summer Palace be rebuilt?”改為“Should a high school student own a cellphone?”這一學生都感興趣的話題,這是因為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讓學生有話說,才能讓學生體驗到教學的目標[2]。
在整個辯論過程中該老師采用了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等方法步驟,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學生們也都通過實踐辯論了解了辯論的要求,總結出一些辯論需要的基本英語句型,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英語課堂實踐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方法,可以極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利用課堂空間為學生模擬真實以及偽真實的情境,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與發展,聯系學生實際生活設定情境,提高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3]。
因此,教師如果選擇情景教學法,就要注重情景設計與設置的質量,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先前的知識基礎,把握好教學設計的方向與重難點,保證創設的情景有效,有簡到難,循序漸進。如果隨意地進行情景設置,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作為高校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多讀書,多學習技能,尤其是計算機的技能,才能保證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
英語是現如今各個國家都會使用的語言,因此受到各高校的重視,情景教學法作為新興的教學方法之一,也需要各高校盡快地融入到英語教學之中,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享受情景教學帶給自己的喜悅與能力的提升。利用多種教學模式輔助設定情境,通過直觀生動的展示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