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方博
(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對立統一,也就是既各有界線規制,相互之間的聯系又千絲萬縷,影響做到準確無誤的區分實屬空中樓閣,二者的重疊在所難免。
有些項目適合于政府采購法,經過甄別,和招標投標法亦不相違,對于熟悉業務者而言,一看項目性質和特點,即可一目了然,做出準確的判斷,然而,更適合哪種法律體系采購效果更好,卻難下結論。
我們切莫對兩法的區別有意混淆,也不要對兩法適用范圍的必要性加以否認,尤其反對在具體項目采購過程中混用兩法。我們的目的頗為明確,即:兩者皆為公共采購法律規范,兩者具備諸多共同之處,若強行將兩者對立則失主偏頗。
至于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也需要正確對待與認識,這對于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處理起問題來大有裨益,能幫助我們對兩法做到準確的把握和穩妥的處理。如果對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系做不到正確認識,常常會出現偏差甚至嚴重的事件,導致公共采購的效果可能會跟立法目標差得很遠。2018年發生在東南某省一地級市公立學校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爭議就讓人議論紛紛,甚囂塵上。
仔細研究,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的區別存在諸多之處,最明顯突出者非具體的采購規則設計莫屬。至于采購流程以及由誰監管都屬于形式上的區別,也可以說屬于細枝末節。監管模式也好,采購程序也好,一切對采購過程對采購都會有影響,然而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兩者立法目標具有明顯的同一性,就是旨在解決采購流程和采購監管經常出現的規范化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在采購流程和采購監管這兩方面有顯著的趨同化。
以故,若經審查,該項目的招標文件是依照招標投標法要求編制的,然后遵循政府采購流程依法招標,接受財政部門監管,從形式上看,雖然構成了法律適用錯誤,但是本質上是合乎法律要求的,如果因此要求招標人重新招標并不具備充足的理由。
有時候就有了爭議,如招標人因為該項目法律適用的調整,依照政府采購法要求對招標文件進行了實質性修改,接著遵循政府采購流程進行招標,接受財政部門監管,在評審工作完全結束的情況下,是否一定要予以糾正重新招標?
顯而易見,該項目法律適用是不正確的。可是一味地認定這種變更法律適用的行為性質惡劣,嚴重違法,必須立即矯正,這種觀點也有待探討。
《政府采購法》的建立,就是為了規范采購行為、監控資金的去使用去向,充分提高采購資金的效益,保護公共財產利益,也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從而提升廉政建設。一個采購項目是不是在政府采購法的調整范圍之內,采購主體的屬性和采購資金的來源是根本,至于是采購貨物、服務抑或工程并非其所關注的重點。
在法律體系里面,服務、貨物與工程采購各有其適合之處,究其原因,源于歷史形成初期的多種因素,比如行政體制,比如部門分工,還有立法傳統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形成并非必然,有文化的原因有傳統的原因,更多的是中國特色。我們放眼世界,其他國家通行的采購法律規范很少存在此種區分采購對象分別立法的情況,唯其如此,政府的采購法立法以后,業內就有了兩法合并的呼聲,且彼伏此起不絕于耳。
政府采購法有它的立法基礎,自然,也有其適用范圍,但凡屬于財政性資金進行采購的工程建設項目,也可以納入政府采購的法律體系之內而天經地義,政府采購工程進行招標投標的適用招標投標法,它的原因就是現有法律制度架構允許,也就是說,政府采購法亦適用于工程建設項目。按照政府采購規則進行采購,整個過程接受財政部門監管,如是必然能夠做到采購公開、公平、公正,如是必然能夠實現物有所值的目標。
公共采購,杜絕營私舞弊,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此是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共同的立法期望,二者的采購制度、監管模式,本質無別大同小異,那么它們有沒有區別呢?如果說有,不過是信息公告發布媒體、公示公告的時間這些細枝末節的形式上的規定而已。
至于有的采購規則,看起來有顯著差別,比如價格分的計算基準問題,除了本身的合法性存疑,其實質一樣是為了保證采購目的實現,則是屬于工程建設領域的一些習慣。
兩法并行造成了一些問題,引發了一些議論,既然如此,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應不應該合并在一起呢?
誠然,兩法合并,法律體系有了統一性和規范性,可以說大快人心,兩法合并,也有很多的方式可以選擇,擇其善者而從之即可,如此,會節約大量立法資源以及法律運行的成本。
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其它一些問題,比如立法復雜,涉及立法技術、立法體制、立法傳統等等。此外也有其它一些立法類似這種兩法,甚至存在多法并行現象,并非采購領域絕無僅有。
立法領域一直存在著一些難題,比如重復立法、粗放立法、部門立法,這些問題有的影響很大,亟待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立法的科學性、規范性不斷穩步提升,然而,要有大的變化,則非一朝一夕可至。
因之,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可能會在有朝一日內合并,不過短時期內,估計難以實現,就算是我國加入GPA,兩法亦未必合并,因為不合并,一樣解決問題,并不是非合并不可。
兩法一日不合并,就會一日有爭議,不過,我們如果對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的關系拋棄誤解,其它問題輕微可忽,解決亦易。即便是兩法合并,議論依然會存在,這是社會現象,也是法律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和滯后性的特點造成的。
總而言之,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價值,并不一定需要合并,它們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準確看待它們,將之合理運用,嚴肅地尊重這兩部招標采購法律制度,一以貫之,為工作盡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