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江門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江門 529000)
說明文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文體,不僅可以說明客觀事物的特點和性能,介紹某種操作程序,還可以用以解釋客觀抽象概念,闡明科學道理和自然現象。日常教學中采用的學習范例、仿寫、評講等方法,使得學生疲怠,老師無奈。因此,嘗試用趣味化、可視化的直觀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盡管目前國內外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對翻轉課堂進行了研究,但翻轉課堂的概念仍然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界定。張新明[1]認為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分為“教室內”與“教室外”“教室外”的翻轉課堂“指教育者借助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利用教學視頻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是學生自行選擇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教室內”則指“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確保課堂上能夠真正引發觀點的相互碰撞,使問題引向更深層次”。翻轉課堂主要在于翻轉了教學流程,使教學形式發生改變,講教師傳統的講授變成課前學習,課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完成學生的自主內化吸收,教師變成知識的主導者,學生變成了學習主體,但教學的要素不會因為技術的融入發生改變。
(一)課前準備:創設情境,激發好奇心。照本宣科、理論性地教,課堂氣氛沉悶而乏味,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累,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只有將純理論與實操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以“How to make a cup of coffee”為題,讓學生提前寫下沖咖啡的配比,各個步驟,注意事項。并且,在課堂中教師再三提醒學生,要把聽眾當成對沖咖啡一無所知的人去對待,要把每一個步驟都詳細說明出來。
(二)課中。一上課,教師就把作業要求重新投屏到白板上,抽簽選出1 名學生當場實踐,教師在旁邊督促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當學生一邊讀出他寫出來的步驟時(投屏到白板以便全班同學都可以看到),教師現場用咖啡粉、杯子、糖、熱水等材料按照學生的指令沖調。
根據學生描述的操作流程,教師燒了一壺水,由于學生沒有說明用什么杯子,教師從教師準備的箱子里拿了一個功夫茶杯和一個舀湯的大勺子,同學們開始睜大眼睛,竊竊私語。等水燒開后,教師把大量的咖啡粉倒到功夫茶杯里,直至茶杯裝不下,臺下的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再把燒開了的水倒到杯子里,教師倒了一滴開水,現場的學生開始忍不住笑起來。接著,當教師用大勺子準備對功夫茶杯嘗試攪拌時,整個班的學生開始爆笑。最后加入咖啡伴侶(由于沒有說加到哪里,教師把咖啡伴侶加到了開水壺了)。最后,教師把這杯咖啡遞給了這位學生進行品嘗。
由于這位學生在使用杯子、勺子大小,咖啡粉和水的量,水的溫度都沒有明確寫清楚,教師用夸張的手法讓學生明白量的重要性,也給學生上了一節有趣的英語課。
(三)課后。在第二節課中,同學們積極就這個有趣的咖啡實驗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完成以下任務:歸納說明文的注意事項;根據同學的點評及老師的評價標準修改自己的作文,查漏補缺,拓展能力;把修改后的作文發到QQ 群作業,以便老師抽查,這是檢驗教學是否有效,學生是否有進步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抽查作業了解教學情況,并可對個別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在第三節課教師要求學生用2 分鐘介紹一樣東西的做法(三文治、水果沙拉、折紙等),教師給學生1周的準備時間,要求學生帶所有必備材料返校。第三、四節課,整個課室充滿著期待、興奮、激動的眼神。兩節課的時間很短,但是,差不多所有上講臺的學生都能夠充分地講出材料的數量,時間的長短,準確地按照說明文的思維把工作流程講述出來。
此教學模式實踐了4 節課后,筆者借助問卷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普遍反映,課前預習-課中展示-課后小結-進一步改進,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互動少、反饋不及時等難題。
此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一)翻轉課堂,自主學習。通過翻轉課堂組織學生先學先做后教,學生課前收到學習任務后在線自主學習,完成前置作業。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實際情況,鞏固復習已學知識,并學習新知識,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自主、獨立地完成,學生可以自主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進度、深度等。
(二)互評互學,共同進步。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英語教學都需要創設語言實踐與互動環境、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此教學模式能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結合問卷星、QQ 群作業等形式實現實時遠程教學,實現充分的互動,促進師生、生生線上線下互動,正式還原英語應用場景。
(三)減負增效,給與平臺為學生添色。在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總抱怨時間緊,任務重,不敢組織學生開展互動交流和語言實踐活動。而在這種把作文課轉變成趣味性,可視化的課型,通過課前自學,課堂上就會有更多時間開展互動交流。這既節省了課堂上教師講授新課,檢查作業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自教師修改的能力。讓學生上臺演講,展示作品,既提高教學質量,又減輕學生負擔。
在日常教學中,聽、說、讀、寫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它們既是學習手段,又是學習內容。教師只有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把聽、說、讀、寫四個環節有機結合,添加點趣味性,才能幫助學生通過活動把所學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及英語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