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云南省曲靖應用技術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越來越需要專業技能人才,而中職學校是專門向國家輸送專業人才的學校。這些人才不但要具有很強的專業素養,還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造福人民、造福國家、造福社會。因此,中職院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也需要提升學生思政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中職院校與普通全日制中學不同,主要是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并且一般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也相對淡薄,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因此,在中職院校展開思政教學難度比較大,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理論性較強的思政學科,極不利于思政課程的開展。而且由于中職院校的畢業生直接面臨就業,因此,中職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對理論教學方面比較忽視,這對學生長期發展極為不利。隨著我國逐漸推行素質教育,思政學科的育人功能也逐漸顯現和發揮出來,如何將思政內容貫穿到專業課教育全程,促進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的相互融合,并增加汽修專業課程的趣味性,是眾多教育工作者熱點討論話題。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開展汽修專業課程教學,需要汽修專業教師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內容,并將專業課程與思政思想相融合,才能在專業教學時發揮育人能力。這要求專業課教師具有很強的思想政治融合能力,才能將思政內容與專業課結合。中職院校可以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并注意引導專業課教師與思政工作者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專業教師才能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培養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專業課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特點適當加入思政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健康成長。例如,在開展汽車電工與電子技術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并在教學時向學生表述汽車是我國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學習汽修專業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還能為建設國家做出努力,通過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激發學生對汽修專業的熱情,這樣學生會在課程學習時產生情感共鳴,為發展社會和民族復興做出努力。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開展汽修教學,首先需要將汽修的課程內容與思政理念進行充分融合,明確汽修專業中蘊含的思政理念,才能根據具體課程,科學合理的展開教書育人活動。汽修專業有很多課程,每個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內容也不同,將思政內容與課程進行充分聯系,才能保證在課程思政背景下推行素質教育。也可以根據汽修專業課程開展第二課堂,加強學生對思政內容的理解。例如,目前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仍處于發展水平,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不斷查找新能源汽車資料,從而提升專業技能,并學習汽車制造人頑強拼搏、不懼艱險的精神,鼓勵學生不斷自主學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具有挑戰精神和挑戰意識的學生,才能不畏艱辛、努力奮斗,為發展社會主義國家做出努力。
實踐證明,在汽修專業教學時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可以培養人才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人才積極健康成長。但教學改革和完善需要一定時間,汽修專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效果,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才能不斷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特點,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展開針對性思政教學,使汽修專業課思政教學變得更有效。例如,學習中職汽修教材《汽修配件管理與營銷》內容時,可以著重向學生講述汽修配件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學生必須有很強的道德意識,才能注重保護他人知識產權,同時,學生還可以學習一些法律知識,這對規范學生日后工作言行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程思政已成為中職院校培養學生政治素養的最佳辦法,在汽修專業教學時融入思想政治內容,不但能推進教育改革步伐,還能不斷提升學生的政治修養。同時,汽修專業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思政能力,才能將思政意識貫穿到教育全程,促進學生健康,可持續發展。并且汽修專業教師也要加強與思政工作人員的合作,這樣才能合理改革教學方案,深化教學內涵,構建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