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靜
(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管理會計》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和會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這門課程講述如何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搜集和分析數據,進而達到預測、決策、分析、控制與考核的目的,目前主要服務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需要。從引入管理會計課程至今,該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為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小,填鴨式的知識點灌輸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信息時代的教學需求。
目前管理會計教材的教學結構大多按照管理會計職能進行劃分,分為基礎知識、預測與決策、規劃與控制、考核與評價以及管理會計前言專題。以“考試”為導向,強調管理會計決策方法的學習和理解,如變動成本法下報表的編制、本量利分析及其應用、全面預算的編制原理和作業成本法的使用原理等,教材例題與實際企業狀況有較大偏離。
管理會計教學經歷了傳統的板書——PPT 展示,目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主要停留在PPT 展示上,學生需要固化在課堂之內,無論是板書還是PPT 教學,都沒有改變學生聽、教師講的傳統模式,學生參與度較小,教學過程枯燥,教學結果不理想。
根據管理會計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教學流程和能力培養相結合的矩陣式的管理會計教學體系。建立學生學習管理會計的目標體系。包括基本目標、強化目標、輔助目標和創新目標。而輔助目標和創新目標促進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教材每章都設有管理會計的Excel 決策模型,學生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隨時查看這些決策模型的決策過程,便于學生step by step 的應用和操作Excel,而Excel 使用的熟練程度是衡量會計人才是否達標的一個重要標準。具體的目標下都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在本書中的體現。形成學習體系的矩陣。
溫素彬主編管理會計教材鼓勵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教材將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計算機模型設計結合起來,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既理解了管理會計的方法,又掌握了數據分析軟件等工具的使用,有助于高效解決決策問題,縮短決策過程花費的時間。全國企業價值創造大賽中的管理會計案例分析,在3小時內對企業的資金、運營、成本和績效等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就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理論和Excel 分析工具,才能精準的完成過程分析,做出正確的企業決策。而該教材提倡使用多媒體、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實驗操作、行動學習、工作坊等多種教學方式,同時建立教學網站,通過微信二維碼等手段適應了信息化社會教學手段變革的需要。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通過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師主導活動的混合,以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教學信息化手段融入課堂,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將成為“新常態”。
1.課前自學。翻轉課堂的實現要求學生務必課前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知識的學習前置化,這樣才能在翻轉課堂中積極的進行問題的解析和案例的討論,這就要求教師濃縮核心知識點,根據每模塊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每模塊的教學計劃,將學習任務和各種教學資源共享至網絡教學平臺,使學生在課前把握最核心的原理、公式和方法等。溫素彬主編《管理會計》教程設置課程導入案例,能夠在課程開始學習之前對章節知識點有一個整體把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討論。線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設置企業案例進行討論,拋出企業面臨的決策困境,讓學生作為企業主參與決策并作出選擇。管理會計課程的應用性極強,如教師在講授短期經營決策時,就可以結合疫情期間某企業客戶量下降、利潤下滑等問題進行廣告的投放分析、定價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溫素彬主編《管理會計》教材通過實際案例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做到學有所用。
3.課后拓展。課后測試和拓展屬于教學改革的一部分。教師將每節課的小測驗和知識鏈接放入教學平臺,學生完成課后測試以鞏固理論知識。緊跟時代的知識鏈接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提升自身能力,達到能力培養的目的。溫素彬主編《管理會計》教程章節后設置有微信二維碼,學生可以掃碼鏈接管理會計的前沿知識,拓展知識視野。
1.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對線上教學模式的擔憂來自于教學結果的不確定性,疫情期間大部分高校采取了線上考核的方式,短期來看,線上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成果。2020 年2 月-7 月,某財經學院通過超星學習通、MOOC 等教學平臺進行線上教學,提高了學生期末測評成績,在使用平臺之前的年度中,學生期末測評一次性通過率為80%,而使用平臺通過加強過程控制,最終學生期末測評一次性通過率超過了90%。
2.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參與度就要合理設計考核指標體系。教學平臺上設置有點名、聽課、討論、提問、測驗等不同內容,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對各項賦予一定的百分比,生成學生的平時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中“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尷尬狀況。但據鄭宏等的調查研究發現,混合式教學改革中引導學生養成線上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等因素占據混合式教學改進意見的79.15%。說明線上教學的可控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3.教學手段信息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得學生既可以聆聽本學校教師的講解,也可以觀摩名校名師課堂,打破了教育的縱向瓶頸,實現教育的橫向發展,促進高教教師人才的競爭和培養。超星平臺等教學平臺能夠更加方便學生獲得相關教學資料,方便教師統計相關信息。教師通過新道管理會計平臺、正保管理會計案例平臺等教學平臺,實現理論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企業對學生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畢業生應用技能前置化,高校需要在大學生在校期間盡可能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情景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而案例行動教學法強調“以參與者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決方案為結果”,實現“案例教學與行動學習”的多重能力構建。而溫素彬主編的《管理會計》教程中案例具有較強的引導性。教師在教授環節可以以解決問題為引導,經過學生個人分析和小組討論、總結提煉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相關理論,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深刻的理解管理會計的相關理論知識。
“互聯網+教育”的混合式教學改革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既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又需要有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溫素彬主編的《管理會計》教程既滿足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又能夠適應線上教學的改革需求,既能夠滿足案例學習的要求,又能夠滿足教師使用案例行動教學傳授知識,滿足了管理會計教學革命的需要。是一本理論+實踐+行動的好教材。同時,業財融合下的管理會計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求學校以企業實際的ERP 為平臺或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財務體系為平臺,實現管理會計教學的變革,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既懂業務又懂財務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