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熔
(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高二九班,山東 青島 266000)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智能制造產業水漲船高,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就目前而言,中國智能制造產業正處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起點。智能應用產業是推動智能化產業發展的終端應用領域,涉及廣泛,諸如智能家居、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政務、智能商業、可穿戴設備、智能教育、智能建筑、智能通訊、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機器人、智能汽車、智能醫療、智能物流等等方面,多種多樣,不一而足,甚至可以說,將來智能產業無所不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智能高端,技術復雜,系引領智能產業發展的驅動力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泛智能化時代已經來臨。
(一)勞動力價格高漲。世界雖經濟發達,但諸多老齡化的國家出現,技術工人不斷減少,勞動力成本飛速上漲,然而產品價格卻和勞動力價格成反比。隨著生產方式的變更、制造技術日益復雜化等改變,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率先實施了“智能制造”戰略,因企業需要利用機器人改變傳統制造業依賴密集型廉價勞動力的生產模式,此改變可緩解制造業的困難和危機。
(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價值醫療的改進,人類壽命的普遍提升,老齡化國家不斷出現,而新的人力資源卻越來越少,人類迫切需要智能化機器人設備,為人類提供廣泛而優質的服務。
(三)很多惡劣的環境人類不能適應,如探索太空的奧秘,鉆入深海研究大海的寶藏,需利用機器人實現遠程交互作業;且一些危險的試驗或者戰爭,造成人類的傷亡,因為生命是最寶貴的,所以人類迫切需要機器人代替人本身來操作危險的事務或執行任務,以避免傷亡。
(一)機器人
2020年我國智能制造產值逾三萬億元人民幣,市場估計僅機器人一項,將達六千億元;具體的機器人數量,2025將有15萬臺;到2030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可達40萬臺,數量驚人發展迅猛;彼時機器人時代誕生,國內機器人產業盎然。早期的機器人品種簡單,時至今日機器人發展多種多樣,如工業機器人,商業機器人,特種服務機器人,廣泛適用于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包括航空、建筑、工廠制造業、地下礦開采、農業、運輸行業、電子物流、商業服務等等。我國地大物博,市場廣闊,頗具發展優勢,機器人市場容量為國外機器人產業發展所不及,以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機器人行業可創新高和奇跡。
(二)無人機
無人機具有智能化的特點,在2020年,無人機使用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無人機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兩種,僅僅是民用無人機市場,2020年的生產規模就會將近四百億元,預計2021年全年的消費無人機出貨量有望達到三千萬架,這一數字說明商業無人機受到青睞。我國對無人機市場的關注持續攀升,僅僅是民用的市場也能夠超越一百一十億元,由于政策的開放,同時由于技術壁壘的降低、硬件成本的下降,市場對無人機需求將爆發,未來民用無人機的需求即將出現“井噴”時代。
(三)無人駕駛
2020年將成為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元年,隨著汽車的發明,人類進入了汽車時代,整個世界對出行,賦予了新的內涵,而無人駕駛的出現,人們對出行賦予了更新的期待和向往;各大汽車公司正在加速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有關專家更是大膽斷言,未來的15年,無人駕駛毫無疑問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增值最大的產業。專家更是做出了無人駕駛的估計,到達2025年,全球的產值可達兩萬億美元,就目前來看,無人駕駛處于方興未艾的階段;我國剛剛處于萌芽期間,專家估計,15年以后,無人駕駛車輛在全球可以達到1200萬輛左右,而屆時的中國可能要占1/4的份額。無人駕駛讓人類的出行更加安全,盡管目前無人駕駛初露鋒芒,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在更多的試驗以后,無人駕駛將全面突破已有的難點或者問題而大放異彩。無人駕駛前景廣闊,目前我國的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還不成熟,一方面,無人駕駛技術需要非常強大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無人駕駛產業需要雄厚的資金投入,可以說利弊互有。有能力的投資者,可以提前布局搶先占領市場,有些技術實力較差、資金量不很雄厚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無人駕駛的細分領域進行涉入,或者積極地和技術實力雄厚的投資者密切合作,為其提供技術、人才方面的輸出和服務。對于無人駕駛,在我國市場上,沒有成熟的完整的產業鏈,很多技術剛剛起步,但是政府非常重視,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重大機遇,因為無人駕駛,符合汽車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趨勢。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政府的支持,這些因素都將有力的促進無人駕駛的快速發展,國務院早在2015年5月印發的戰略文件《中國制造2025》即明確提出加快汽車等行業的智能化改造,這表明了政府的態度,讓投資者堅定了信心。
其它方面,尚有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物流、3D打印等,其市場規模皆不可小覷。人工智能作為新的技術科學,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它通過技術,賦予計算機以人的思維與判斷。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與先進國家并駕齊驅,各擅場地。早在五六年前,我國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已遍地開花,時至今日,指紋、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等都得到普及,被廣泛應用。至于3D打印,國外3D打印相關技術專利陸續到期,為我國發展3D打印提供一定的技術便利,航天航空領域是金屬3D打印增長最快的領域,3D打印在飛機機翼機身、發動機零件、航空站零件補給、無人機系統中都有廣泛應用,未來20年3D打印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市場可達1.25萬億。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進步,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力資源越來越豐富,智能制造的產業前景必然廣闊無限。在智能制造熱潮下,企業一定要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步步為營,方向明確,不能唯利是圖、舍本逐末,唯其如此,方能穩扎穩打、永續經營,不斷提升企業的價值,更上層樓,為社會發揮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