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本溪廣播電視大學經濟學院,遼寧 本溪 117000)
薪酬是員工從事勞動的物質利益前提,與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員工的勞動積極性。隨著近年國內成品油市場的開放,成品油銷售市場經營環境競爭不斷加劇,基層石油銷售公司逐漸拓寬業務和經營領域,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經營體制改革步伐不斷加快,而薪酬分配管理制度卻發展較為滯后,現有的加油站員工薪酬分配制度已達不到公司日益發展和壯大的需要,與公司戰略發展日益脫節,因而,改進和完善薪酬分配方案,已成為基層石油銷售公司的當務之急。
薪酬是企業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它主要以工資(含獎勵工資)和福利兩種形式表現出來。
工資是員工薪酬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構成。
福利含有公共福利(國家法律規定的社會福利項目,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和個別福利(組織出于自身發展需要向員工提供的福利項目,如住房補貼、帶薪休假等)兩種形式。
1.經濟保障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薪酬收入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它對于勞動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所起到的保障作用是其他任何收入保障手段都無法替代的。
2.心理激勵作用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薪酬是個人和組織之間的一種心理契約,這種契約通過員工對于薪酬狀況的感知而影響員工的工作行為、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績效,即產生激勵作用。
3.改善經營績效作用
人和人的狀態是任何企業經營戰略成功的基石,也是企業達成優良經營績效的基本保障。薪酬對于員工的工作行為、工作態度以及工作業績具有直接的影響,進而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
基層石油銷售公司現行加油站薪酬分配制度,普遍實行月核算、月兌現的分配方式,加油站人員月收入是由崗位基薪、各項津補貼所構成。
通過對其薪酬分配制度的調查分析,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崗位基薪(以東北某地級市的中國石油銷售分公司的加油員為例):合同化用工的加油員對應的崗位基薪為780元/月,而市場化用工的加油員執行的協議崗位基薪750元/月,相差30元,但是兩種用工形式從事的崗位以及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職責、工作量的設計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形成了同工不同酬問題的存在,追溯具體原因,是因為執行的崗位基薪工資標準不同。
從現行的噸油含量工資的核算方法上來分析發現,現行噸油含量工資是以加油站為單位的,平均分配到加油站每名員工,未能真實地反映出加油站每名員工各自貢獻大小以及綜合表現情況,出現了“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
綜合分析現行的加油站薪酬分配方案,只有噸油含量工資單純地反映出來加油站成品油銷量的情況,缺少了加油站其他業務管理考核在薪酬分配中的體現,形成了加油站薪酬分配與考核機制缺乏聯動性,薪酬分配的激勵效用沒有得以體現。
加油站員工崗位基薪是通過遼寧銷售公司加油站崗位基薪標準確定、體現崗位相對價值的工資單元。崗位基薪是員工薪酬的基本衡量標準。崗位基薪的調整應根據員工績效考核結果和崗位變動情況進行,易崗易薪,崗變薪變。
1.加油員崗位實行噸油含量工資(其中噸油含量工資的80%作為銷售工資計發,噸油含量工資的20%作為考核工資計發),具體實施辦法是:以站為單位,將本站加油員薪酬總額(不含各項津補貼)與當月的站計劃銷售量結合,按照柴油、汽油的銷售比例,進行測算該加油站當月站噸油值,根據加油員付油量計算出每名加油員的噸油含量工資。
(1)當月站噸油值(元/噸)=本站加油員薪酬總額(不含各項津補貼)÷當月站計劃銷售量;
(2)加油員噸油含量工資=當月站噸油值(元/噸)×當月付出量×80%;
(3)加油員月收入總額=加油員噸油含量工資+各項津貼+考核工資。
2.除加油員崗位以外其他員工(計量員、核算員、營業員等崗位)的崗位實行銷售含量工資(其中銷售含量工資的80%作為銷售工資計發,銷售含量工資的20%作為考核工資計發),實行按勞分配,按效取酬,多勞多得,獎勤罰懶。
(1)其他員工噸油含量工資=其他員工本人崗位基薪×站當月計劃完成比例×80%;
(2)其他員工月收入總額=其他員工噸油含量工資+各項津貼+考核工資。
將加油站薪酬總額的一定比例的分配權交給加油站經理,站經理通過對管轄的加油站員工進行考核后,對應考核結果進行薪酬的二次分配。加油站員工薪酬二次分配實行月考核、月兌現的核算方式,將加油站員工薪酬二次分配的所得計入月工資中,上不封頂。
從模擬運算改進后的加油站薪酬分配結果分析情況來看,若按照改進方案執行,將極大提高一線員工收入,而這對于促進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加加油站的銷量,提升加油站的創效能力,必將起到顯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