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尹
(商丘博物館,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位于河南東部,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獨特的區位、便利的交通使商丘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和區域性商貿中心。商丘古稱“商”、“宋”、“商丘”,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地上地下文物眾多,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商人、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火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丘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處,商丘市文物保護單位90處,縣保200余處。近年來,商丘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文物的保護管理,此項工作不斷規范,文物保護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也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就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和利用作淺析探討。
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國務院于2007年4月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明確指出文物普查是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工作。開展文物普查是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特征、保存現狀、環境狀況等基本情況,有利于合理、準確劃定文物保護范圍,完善文物檔案管理,促進文物保護機構建設,提高文物保護管理整體水平,為準確判斷文物保護形勢、科學制定文物保護政策和規劃提供依據。
經過近4年的調查,全國在“三普”期間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77萬處。就商丘來看,此次文物普查調查對象總量4034處,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3915處,(古遺址1069處、古墓葬1290處、古建筑547處、石窟寺及石刻3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973處)。其中新發現3119處,復查796處,消失不可移動文物119處。與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相比,我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范圍寬泛,原始資料充備,內容也更為翔實。
各文物普查辦應與重點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保持緊密聯系,獲悉新開工項目建設地點及征地范圍,搶抓機遇,做到先期普查,主動服務好大局工作。“三普”后應及時制定我市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規劃》,明確保護目標和工作措施。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積極主動與各級相關單位洽接文物保護規劃,將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到全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并將三普期間調查、登錄的不可移動文物基本情況送達各建設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等相關單位,讓文物所在地及相關單位清楚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具體位置、坐標數據和簡要介紹。同時,將全市不可移動文物名單及時向社會公布,使廣大群眾及建設單位清楚保護對象,以便在“三舊”改造、新農村建設中盡量避開,防止因建設導致文物遭受損毀。
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按文物保護 “五納入”的要求,也應及時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城鄉發展規劃,納入政府議事日程,納入財政預算;發現一批,及時以書面形式向當地政府報告、以函告方式向相關單位與部門通告、通過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一批;并應在不可移動文物點樹立標牌、標志,讓公眾知曉。應按照文物保護單位“四有”的要求,及時劃定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范圍與建設控制地帶,確定保護單位與責任人,建立健全文物保護檔案;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文物工作方針,分別輕重緩急,多方籌措資金,組織、鼓勵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和個人力量參與,及時搶救維修一些瀕臨損毀的不可移動文物,使這些珍貴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
各文物管理部門要積極發揮職能作用,落實保護工作責任制,分別與各級政府制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責任書》。每年進行一次檢查評比,對保護工作較好的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保護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作為文物主管部門要積極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積極會同公安、工商、建設等相關部門開展執法工作,嚴格依法處罰文物違法事件,從嚴執法,捍衛《文物保護法》的尊嚴,保障文物事業健康發展。
盡早成立和健全文物保護相關機構,合理配置人才。首先,可對外招聘具有高學歷及專業技能的人才,要想方設法請得進留得住人才。其次,要讓文物保護人員多走出去學習和交流,吸收先進的文物保護經驗,努力提高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人員素質。再次,如果人員不足的情況下,文物主管部門可以抽調下屬單位相關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參與,爭取把文物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在合理利用文物的前提下,多籌集資金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工作。針對文物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份詳細的、切實可行的對文物保護的措施規劃。要充分發揮文物的歷史價值,合理適當地開發旅游業,研究一些精美的紀念品,從中獲取一定的利益,增加當地旅游文化的內涵,帶動旅游業的發展,進而給餐飲、旅館、交通等行業帶來了經濟效益。要爭取我市政府的支持,積極把文物工作“五納入”的工作機制,爭取政府資金投入,加大文物保護工作。然后將所得資金用于對文物的保護上,可以用來彌補資金上的缺乏。
不可移動文物作為歷史的遺物,是歷史和文化的沉淀,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可以培育地方文化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文化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吸引不少國內外的游客前來參觀,按照產業發展思路,發揮文化與旅游職能的優勢,利用產業政策,吸納社會資金或招商引資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基地,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之,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有一定的難度,而不可移動文物的利用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各地必須要從實際出發,有策略地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保護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