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第四中學,貴州 貴陽 551417)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中,對教學內容進行了相應完善和補充。在高中階段,由于目前我國還受應試教育影響,對于美術課程的設置在數量和時間上相應就會比較少,這樣一來教師就需要在相對較少的時間內完成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因此,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自然就會使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就難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對豐富教學模式和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于高中美術教師來說,一方面,需要對本專業的知識有熟練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的了解化學、物理、歷史、哲學、文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有效將各學科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豐富教學內容。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這樣也就難以有效提高高中美術教學的效率,也不利于推進審美教育,自然也就無法很好完成教學任務。
目前,我國對學生能力的評價主要采用的還是評分制,高中美術也不例外。這樣就自然會阻礙學生創造性和個性化思維的形成,對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帶來消極影響。而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原因還有:一是在高中階段,很多人認為美術課程可有可無,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無論是在硬件設施投入還是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二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高考的現實壓力,會將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高考必考科目中,因而在美術學習中的投入就會相應不足,在美術課程中許多學生也往往會用來學習其他的主要科目。
由于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講述知識,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不高,學生長期處在被動的學習地位,甚至對美術課程會產生抵觸情緒。新課標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方面為美術課程的發展和教學實施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在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過程中,沒有轉變自身觀念,也沒有轉變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因此沒有很好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師應從轉變自身教學方法入手,使之更加適應新課程改革。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深入掌握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美術學科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在當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效教學。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確實凸顯出美術課程的育人價值,更高質量地達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以及美術素養的培養目標。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高效教學,在全面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將會得到更好效果。
新課程改革明確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從課程的主導者轉為課堂的引導者,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教師進行美術課程教學時,要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實際學習需要制定教學策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策略的設計;在課堂教學實施環節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更好的學習知識,促進自身的情感體驗。在實際的美術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自主探究知識,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和學生進行高效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獲取知識,擁有良好的情感體驗,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得到綜合提升。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美術教學在高中教學中所在比重越來越大,在促進學生內心世界構建、早期世界觀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術教育在現代教育中舉足輕重地位毋庸置疑,但反觀實際,高中美術教學在日趨完善的同時,也確確實實存在一些亟需解決地問題,美術教師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承擔起全面提升美術課程教學質量、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價值的主體責任,結合工作實際及時對存在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切實為實現高中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