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吳翠云
(赤峰市寧城縣農牧局,內蒙古 赤峰 024200)
當前,一些單位或地區未能高度的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農業技術推廣的隨意性相對較大,推廣人員不了解區域農業發展實際情況,農業技術推廣內容與農業生產建設的現實需要不符,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不愿意深入到偏遠地區推廣農業技術,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管理規范造成的。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復雜性高,持續的時間較長,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全,組建優質的農業技術推廣團隊。當前,愿意投入到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有限,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環境相對堅苦,從事農業技術推廣人中不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這些問題都使得農業技術推廣質量較低。
資金短缺,農業技術推廣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相關設施設備配置不到位,限制了農業技術推廣有效性。特別是在農業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的情況下,因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導致一些農業技術推廣難以開展,專業技術人中長期生活在較為困苦的環境下,嚴重的影響農業技術推廣的熱情。
農業技術推廣還要從農村地區的實地情況出發,有些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沒能從農民的現實需要出發,不能根據地區農業的情況推廣針對性的技術。還有的農業技術推廣沒有考慮農民的現實情況,一些復雜、抽象和過于新奇的技術難以被低素質的農民接受,影響了技術推廣的效果。
當前農業技術推廣仍以傳統的辦班講座授課為主,農業技術推廣主要依托地方農業合作社或村干部召集。農業技術推廣沒能采用信息化的推廣方式,農業技術推廣方式與農業個體沒能保持緊密的聯系,農業技術專家不能實時指導農業生產,因此嚴重的影響農業技術的普及性。
為了有效節約農業技術推廣經費,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率,形成良好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品牌,還要全面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工作。首先,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管理標準,形成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制度,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考核規范,保證相關人員認真的對待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其次,提高參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積極性,建立必要的獎懲機制,激發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深入一線堅苦地域推廣的積極性,促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深度普及。第三,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信息的匯總,從而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性。
應當組建一支專業的農業技術的推廣隊伍,強調對現有從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首先,大力以優厚的待遇條件招聘專業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強調優選選聘有豐富一線推廣經驗和操作能力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其次,針對當前先進的農業技術組織開展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推動農業技術人員掌握正確的技術推廣方式,提高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從而為順利的農業技術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資金投入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必要條件,只有充分的資金保障才能推動農業技術推廣活動持續、深入、全面的開展。首先,應當充分的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農業技術推廣的工作環境,配置必要的設施設備,支持農業技術推廣的順利進行。其次,還要不斷加強人員待遇的建設工作,擴大農業技術推廣的范圍,保證農業技術推廣的最佳效果,消除農業技術推廣后顧之憂。
農業技術推廣不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技術更新的成本較高,農業技術過于復雜,不符合農民的現實需要。農業技術推廣不僅要有充分的資金支持,更要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以農民接受的方式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首先,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直觀性,強調直白、易懂和清晰的語言進行農業技術描述,以農民的需求為出發點,積極的開展好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服務工作。其次,針對農村缺少勞動力的問題,明確當前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服務對象以中老年人為主,農業技術推廣應當從農民低學歷、重經驗、重短期利益的實際出發,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的模式。
農業技術推廣應當具有針對性,強調根據農民生產的需求開展具體的技術推廣工作。只有進一步補充傳統農業技術推廣渠道帶來的局限,才能全方位的普及先進農業技術,發揮農業技術對農業生產的促進作用。首先,大力的采用信息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渠道,注重通過一系列的自媒體渠道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質量,基于APP、公眾號、微信群等達到全方位的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目標。其次,大力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針對性,基于農業生產企業、農業合作社等采用不同的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強調構建實時溝通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要求農業技術人員與一線生產企業或農民群眾保持良好對接,做到基于互聯網的實時指導,及時的解答農民種植的技術問題。
農業技術在農業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視,在大力倡導發展綠色農業、優質農業和高效農業的過程中需要大力普及先進的農業技術,圍繞著傳統農業方式存在的問題建立新型農業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