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凌
(湖南省瀏陽市瀏陽一中高新區實驗中學,湖南 長沙 41030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了,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注重對基礎知識進行傳授外,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學的根本,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指學生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以及滿足社會實際需要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做好這個階段的各項教育工作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立足于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從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上來說,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相似之處,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利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教學領域應用多媒體讓教學過程更具有生機與活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手段,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青春的情緒》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漫畫“期末考試”,引導學生從漫畫中找出不同的情緒,并說出各種情緒帶來的影響以及出現的結果。然后教師提出問題情緒對人的行為以及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因為情緒影響到生活的事件?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更好的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的情緒,學會接納與調適情緒,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但是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是不行的。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堂教學外,還要積極拓展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將道德與法治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中的法律》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呈現出這樣一個生活小故事:張大爺騎自行車外出遛彎把一條小狗碰到了,養狗的人非要張大爺賠償,這時候張大爺的女兒過來要求養狗的人出示合法的養犬證,并提示他有關法律規定遛狗時間是晚上七點到第二天七點,遛狗的人理虧自覺的離開了。通過這一生活小故事中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思考和掌握:我們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需要依靠道德、友情或者親情來協調,同時也需要法律來調整。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們做遵紀守法的小公民,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發展還不全面,他們在學習中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符合他們的學習特點,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鋪墊了基礎。比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感受生命的意義》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采訪分享”的實踐活動:選擇三個人進行采訪“人為什么要活著”,并做好采訪的記錄,采訪之后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分享。這一實踐活動立足于學生們的生活,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的感受更加深刻,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然后教師結合學生們的分享做出總結:活出自己的人生,實現自我價值;承擔起自己對社會的責任;為國家和人類共同需求而奉獻。這些人生都是值得一過的人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的來說,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開展可以很好的實現這一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來實現對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