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南充市第十一中學校,四川 南充 637100)
語文課堂是一門擁有濃郁文化氣息的課程,同時也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成效,這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們進行文化傳承,引導青少年人群健康成長的需要。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教育方式,是基于對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來實現教育引導,其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有效的運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我們不能單純的把微課看做是視頻文件的播放,而是要以服務課堂需要為目的,通過適當的視頻剪輯與圖文處理編排,將需要的內容以視頻的形式來呈現。在微視頻教學中,前期的視頻制作與管理是與教學質量直接相關的。
根據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與初中課程時長,我認為一步微課視頻的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因為視頻這種形式具有較大的信息量,而這些信息不只是播放給學生看過就可以,還需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吸收,或者由老師進行講解。這樣在整個課程中,微課視頻的時間就必須得到合理的控制。
除了時間上的把控,在微課視頻的內容上我們也要進行精細的管理。鑒于老師本身并不具備非常專業的視頻錄制與剪輯技能,微課視頻的內容應該以主題明確、線索清晰簡單為主。比如在以解構詩人李白的詩詞意象為主題的微課教學中,老師可以主要分成下面三個部分來安排視頻內容:1.李白人物背景介紹。2.李白詩詞經典意象提取。3.李白詩詞經典意象的意義內涵的解讀溯源。以這三個點為主,我們搜集相關資料制作成微課視頻,條理清晰,內容明確,主題突出,學生在觀看整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也就更容易把握主要內容。
很多老師在微課教學中并沒有做好師生互動,這就使得微課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我認為,微課視頻是一種信息承載量較大的教學方式,其中的圖文視頻音頻資料綜合作用,為學生提供教育引導以及認知啟迪。但作為學生,未必能對微課視頻中的內容進行精確的把握。而且每個同學觀看視頻的視角思路不同,看法體會不同。為了準確把握微課教學的內容和成果,同時檢驗學生對微課內容的掌握情況,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好和學生的互動,實現深度微課教學。
比如在初中八年級“學習演講詞”的微課教學活動中,老師在微課視頻中設計了演講詞寫作技巧、演講詞表演表達技巧、演講真實案例解析等幾個環節。為了保證同學們都能在微課中掌握重要知識點,老師在播放微課視頻的過程中一直都很注意跟學生的互動。當提到演講詞的寫作技巧的時候,老師問同學們:“為什么演講詞的寫作要特別注意語氣的頓挫和呼吸節奏的把握?”這其實是從演講詞的演講性質來做的考慮。演講不同于講話,它應該有情緒的表演、演繹的成分,應該有演說的成分在內。那我們為了追求演說的效果,考慮到演講人的呼吸順暢、語氣調動、發聲抑揚,就應當在寫作的過程中加以靈活的把握。
我將微課視頻的內容和師生互動的過程相結合,即是在解析視頻內容,也是在增強學生的認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我在組織微課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同學對于微課視頻的形式比較熱衷,喜歡在課堂上看視頻。但是,也僅限于用視頻來消磨時間,并沒有真正從學習的角度去捕捉微課視頻中的關鍵知識點。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做好課堂秩序的管理和教學成果的跟蹤。
我通常采用趣味提問和話題討論的方式來檢查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起到敦促學生好好聽課、好好學習的作用。比如在關于景物描寫的寫作技巧教學微課視頻中,列舉了擬人、比喻、寓情于景等多種寫景的方式。老師在微視頻結束采取趣味抽簽的方式,抽選同學來介紹怎樣進行擬人化的景物描寫,怎樣用詩詞意象的創意設想來詩化景物描寫。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同時對學生在發言中的認知誤解進行糾正,對有價值的觀點進行探討。這樣才能良好的深化微課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學水平。
微課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我們既要著眼于微課的形式的優化,更要著眼于微課內容的管理,同時做好微課教學和師生互動;如此才能有效提拉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和認知,實現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隨著微課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以及青少年人群語言文學素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我們的語言文化傳播與傳承也一定會迎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