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利寧
(廣西河池市大化縣雅龍鄉鎮西小學,廣西 河池 530818)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許多學校和教師開始注重小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給學生們授課的過程中應不斷地激發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其成績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簡單地來說就是學生們的學習是主動的、自發去進行的。他們能夠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愿意更加深入研究這些知識點,在鍛煉思維能力的同時有效的來促進自己語文能力的發展。
小學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對學生們人格的塑造,素養的熏陶。相較于老師的講課,自主學習能力將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在此之上,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增強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自主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方法相比較,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這對于語文的教學來說十分重要。
語文學科更多地強調學生們的主觀意識,其中會涉及到很多需要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看法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以及問題,學生們都需要發揮自主能力去進行學習理解。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作用就是有利于學生們意志力的鍛煉發展。教師要讓小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而且在遇到難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及基礎都尚未定型,在此期間培養他們主動鉆研迎難而上的意識,對于今后的學習也是很大的幫助,他們的未來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在這種困境中小學生們的品質和意志力也能夠有效的被培養起來。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里,老師往往處于主體地位,是權威的符號,這使得教學的手段過于單一死板,這種填鴨式的教育使得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再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自我管控的能力比較差,所以教師必須將自己固有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也應根據時代的變化來創新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使用合適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讓他們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并且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
比如,三年級的教材中,教師在給小學生們講述《名人故事》相關的內容前,可以先讓小學生們去搜集資料,找一些他們所熟悉的名人故事,然后在課堂上可以對其他的學生進行講解,知識面廣的學生們也可以適當對他們的內容進行補充。把課堂中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交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充當一節課的“教師”,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們的自主能力,更能加深他們對這一單元知識的認知,讓他們主動提出問題并通過自主思考和探究進行解決,從而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讓小學生們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同時能夠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要先對學生們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保證他們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教師應該幫助小學生們樹立高度的自信心,他們才會更加樂意地去學習,以最熱情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中來。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讓他們自己進行思考,在回答出答案后,無論對與錯,教師都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以便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
比如,在《將相和》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分配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來進行角色扮演,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學生們也就對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教師們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對他們進行一定的鼓勵,從而使學生樹立自信,由此不斷激發其自主學習意識,切實提高其語文能力。當前社會處于信息時代,網絡新媒體較為發達,學生可以獲取閱讀文本的途徑越來越多,但文本的質量和可讀性有所偏差,教師的合理引導對學生自覺選取閱讀材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適當將閱讀教學中重難點采取較為新穎的方法展現出來,給予學生多種形式,達到學生閱讀教學的高效化。通過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課下優秀的備課,使得學生們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作用,教師要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能在現在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更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具有重大意義。教師要讓學生們意識到這一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們更加主動地投身于語文學科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