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市第十五中學,貴州 銅仁 554300)
合作學習崇尚愉快教學,其能夠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減少消極情緒的出現,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也正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點,加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課堂時間最大化給予學生,使得他們有時間進行討論,實現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衍生了較強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便會將學習當做快樂之事,最后實現會學和樂學的目標。保障課堂教學效果,減輕學生負擔。另外,傳統教育對知識點的掌握較為重視,經常忽略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出現了理論知識爛熟于心,操作能力差的現象。可見,合作學習必須以教學認知、情感表達、實際應用技能為宗旨,只有這樣才能強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合作學習“合作”是核心,學生興趣是著眼點,學生生活經驗是出發點,只有關注到這三點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一定的主觀意識,他們會選擇性的學習知識,教師必須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教學內容更為符合學生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合成圖像是高中信息技術中的難點之一,對于這個抽象難以理解和把握的知識,教師尋找合成圖像時可以選擇班級的合照或是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圖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互動探討的主動性。情感教育屬于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其不僅能夠影響學生學習情緒,還能調節學生學習態度和信念,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自身發展,根據每個小組的成員設置不同,了解小組成員感興趣的事物,選擇不同的圖像,讓學生練習合成圖像相關技能,高效學習知識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調節課堂氛圍,和學生互動的同時調節自身情緒和學生情緒,帶動學生情緒走向。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的使得各個學生都成為研究人員、成為發現者、成為探索者,這樣能夠最大化兼顧到所有學生,使得其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各個感官都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中,這極大的捍衛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雖然合作學習比較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和教師的指導也是不可分割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削弱一定的權威性,站在學生的視角指導學生,站在學生的視角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而更好的協調控制,使得每個小組都能夠充分交流和合作,發揮合作學習的效用性。課堂教學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形式,合作學習也大多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因此教師需要把控合作學習的時間和應用效果,按照班級中學生的實際人數,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布置課堂學習任務,并且制定出評價計劃,全面的發揮教師指導作用。例如:數字化圖像的設計與加工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進行簡單的Flash 動畫設計。教師可先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動畫的素材如何收集?怎樣制作素養?”利用問題的層層推進,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而最后的評價環節也是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關鍵,對整個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新課改背景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評價標準應該以學生參與度、積極性為準。案例課程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主的,那么教師便需要以學生動畫設計效果作為評價標準。合作學習時學生也要圍繞“個性設計”這一主題展開探討和學習,每個合作小組可以進行簡單的分工,譬如設計眨眼這一動作時,可以讓繪畫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基礎繪制,讓操作能力較好的學生制作動畫,并且指導其他成員,提高學習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科學運用合作學習方式需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從而保證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日常學習。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習任務設置是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在合理設置任務的基礎上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有效性。比如,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解“用For 循環語句一化函數圖象”的過程中,一開始,需要明確教學重點,然后將這些重點內容逐漸融入日常教學過程。接下來,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運用VB 作圖,進一步突出教學主題,在講完主題內容的前提下,進一步設置教學任務,并確保教學任務貫穿在整個過程中。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運用小游戲,讓學生選擇要回答的問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束語: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無論多媒體還是計算機都需要信息技術的輔助才得以成就其功能。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越發重要,教師不僅要結合新課改要求,還要強調知識點內容,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滿足新課改要求,還能將新課改的教學觀念融合到教學實踐中,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