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君楠
(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隨著高校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設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考核評價,分析當前思政課教育環境所產生的變化,結合具體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考核策略,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對知行合一的考核目標進行制定。采用復合的評價方式,建立符合時代潮流的考核系統,在有效的激勵機制的引導下,使學生能夠正視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所存在的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為當前高校思政課程改革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要注重學生執行統一的結果評價,強調思政課堂所產生的結果和影響,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增長,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課更注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要結合思政課的學科特點,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推動學生知行統一更注重結果與過程,同時,以國家的教育目標為依據,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學生在學科和自學影響下的認知行為進行收集,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要探索思想政治課有效的評價方式,在評價內容、評價手段等方面展現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原則,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和改進作用使得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推動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進行考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目標,高校思政課更注重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推動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要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注重對學生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的提升。在當前的考核過程中,過于重視紙質試卷的靜態考核,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不能夠體現教育目標的實質,沒有反映學生所產生的思想和行為的積極變化。
在考核的過程中,思政考核往往由教師進行組織,教學的壓力大,所面對的學生較多,難以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平時的成績評定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日常表現的了解,評價主體較為單一,不能夠展示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
在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學生評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直接檢測,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間接地評估,診斷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然而在當前的評價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考核,忽略道德實踐時,使得學生知行不統一,沒有發揮思政課的正確導向功能,過于重視績效考核依據的設立,而忽視思想政治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在當前的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遵循課程考核的規律,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的提升,要制定知行合一的考核目標,引導學生在理論知識上能夠將知識內化于心,重視道德實踐外化于行,使整體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實質性地提升。同時,教師要注重考察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三觀,要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進行聯系,以發揮考評的導向作用。
在進行學生考評的過程中,要根據測評目標對結構和層級進行不斷地細化,提供明確的標準,要推動學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發展。首先,要側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有明確的答題標準和要點;其次,在知識應用和實踐過程中,要對學生品德和思想政治的外在表現進行考察,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最后,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方向,自覺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評價過程中要重視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的整合。首先考核主體要多元化,要聯合輔導員、班主任等多個群體共同參與,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其次,考核內容要多樣化,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對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最后,要注重過程性考核與總結性考核相結合,實現考核的全過程動態化控制。
在當前高校思政課開設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要將評價過程與學習過程緊密結合,針對學生的特點,使評價更具有激勵性和實效性。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對知識探索的欲望,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具體的實際考評工作開展時,要注重課堂教學評價與學生學業評價,關注課堂教學所產生的結果和影響,構建合理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追求評價環節的有效對接。同時,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和方式,形成多元的學業評價模式,推動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