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閻莊鄉侯郎營小學,河北 保定 071104)
核心素養是數學素養的標志和體現,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是數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現階段,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之一,在引導學生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思維導圖作為模塊化思維工具,已經廣泛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學習模塊,提升數學教學針對性,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理解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形成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增強數學交流能力。
思維導圖是20 世紀70 年代英國學者東尼·博贊(Tony Buzan)首先提出,自上世紀80 年代傳入中國內地,但并沒有在學校廣泛應用。2017 年4 月,“中國思維導圖普及工程”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思維導圖才慢慢走進校園,更多的中國青少年開始了解和掌握思維導圖并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數學更加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很多孩子由于邏輯思維能力的不足,導致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學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
從小學數學角度看,解決問題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來自數學學科本身或現實生活中的新問題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同時它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在教學中,教師大多沒能有效地解決好這個難點,多是利用題海戰術,通過機械的練習,達到學生會做題的目的,這樣,往往忽略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思維導圖構設思路,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加工材料信息,深化知識理解,把握信息之間地整合,幫助學生對材料進行深層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課堂是實現教學目的主要陣地,小學數學課程是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徑,而解決問題又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創造性地解決來自數學學科本身或現實生活中的新問題的教學活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解決問題有關的教材內容,適時引導學生們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去理解題意、推理分析,以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的第三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學習利用容積和容積單位解決問題時,利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理解題意,就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理解問題的難度,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如“爸爸在一個底面積為51 平方分米的長方體魚缸里放了一個假山石,水面上升了3 厘米,這個假山石的體積有多大?”這道題解決起來并不復雜,但對于基礎不夠扎實的孩子,如果只讀文字,理解和分析題意卻是較大難題。但畫出思維導圖,通過觀察圖示,學生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放假山石之前和之后的變化,只是魚缸內水的高度變了,是假山石擠占了水的位置才導致的水面上升,從而得出解題思路V 上升=V 假山石,這樣,極大地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自然也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
玩是孩子的天性,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組織各種各樣的數學活動,激發孩子利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運用思維導圖,在玩中學習解題方法,在玩中提高思維能力。
2020 年9 月,侯郎營小學組織“巧手繪思維—數學思維導圖比賽”。二到六年級所有實驗班同學全員參與,學生根據本冊書中所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知識,統一手工完成繪制,以紙質形式上交,并在學校展板展出優秀參賽作品,供全校師生觀賞學習。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了解并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分析和解答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幫助學生改進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效率。
2020 年10 月,我校又開展了“思維導圖我會畫,解題思路我會講”活動,讓孩子們變身成小小講師,大膽的站到臺前,對照著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大聲的講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小講師”們有的根據所講內容提前繪制好思維導圖,有的根據給出的題目,邊講解邊繪制,無論哪種形式,“小講師”們的解題思路都很清晰。
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高,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思想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數學教育上,還能使枯燥的數字知識變得豐富多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開發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為教師有效地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發散性思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和策略。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應用,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等方面,都是一個積極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