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艷敏
(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二中學,河北 圍場 068450)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指出“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強調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可見,新課標要求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改革傳統的“講授式”語法教學的單一模式,探索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為此,本人認為在語法教學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語法教學情景化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情景來感知和運用語法知識。情景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理解信息,觸景生情,激活思維。根據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和語法教學,我們可以設置多樣化、多功能的語法情景化教學方式。
在講授新的語言現象時,教師可以盡量利用實物圖片、真實的語境、體態語言以及多媒體等手段設置情景,再依次將新的語言材料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從中領會新的語法規則,然后教師給學生大量的口、筆實踐機會,如兩兩對話、表演等。在多次語言實踐后,歸納和小結有關的語法規則。
在教授現在進行時態時,教師一邊作動作一邊說含有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子。例如,教師一邊關門一邊說:"I am closing the door.”打開窗子時一邊說“I am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說:"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寫字說:"I am writing.”再叫一個學生讀書,教師說:"He is reading.”叫幾個學生唱歌,教師說:"They are singing."利用動畫課件,教師用 “What are they doing ?”學生回答出動畫中正在作的動作。這樣一直練下去,學生就會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句型、會話,在實踐中運用語法知識。然后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進行時態的構成及用法,使學生能從成功中獲得喜悅。
這種教學方法是把語法的結構融人到生活中的對話和短文等不同題材和體裁的話語和篇章中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超越句子的層面上感知和進一步認知語法。比如,把語法放在背景文章中去感知。例如,在教學情態動詞的用法時,為了是學生明確情態動詞表示推測的用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語篇。
猜測游戲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猜測活動上。在游戲中學生增強了對語法規則的感悟能力,總結歸納及活用能力。例如,通過猜測游戲學習動詞have、has及句型變化
T:Children,what do you think I have in my hand?
S1:You have a pen..
T:Oh,no.Can it really be a pen ? My hand is small.
S2:You have an eraser.
T:No,I have not.
S3:You have money.
T:Yes.You got it .Now,do you want to hide something and ask someone to guess?
S3:What have I in my hand?
(2)通訊產品及配件:移動電話、個人電腦、上網本、多媒體、軟件、通訊硬件、聲音通訊、數字通訊、圖象通訊、移動通訊和廣播通訊技術、衛星通訊技術、通訊電纜和光纜等傳輸設備;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PDA)、計算機配件及部件、數碼電子、數碼相框、顯示技術;主板及配件;聲卡、顯卡;手機配件、網絡產品、外設及配件等。
T:Oh,you have an eraser.(no)I’m not so good at guessing.Who can help me?What do you think he has in his hand ?
S4:I think he has ---
故事法可以用于時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是提供單詞讓學生接力編故事。例如在學習過去時,老師給予話題Tom’Yesterday,并 準 備 下 列 單 詞 卡:ring,open,put on,brush,wash,listen,read,have,go,take,begin,study,do,eat,play 等,接著教師說出故事開頭,要求學生運用所給的動詞的過去式續編故事。
T:The clock rang at six o’clock .
S1:Tom opened his eyes。
S2:---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這里所講的任務比一般活動更接近實際生活,更接近真實交際,并且需要在任務完成后有一個具體成果的大活動。也可以理解為一定要讓學生去做事、要求更高一些的活動。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去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在運用中學習掌握語言形式、語言規則,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同時發展語言能力。
這類任務指當交際一方有新信息同時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有又獲得信息時雙方進行的交際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來獲取信息,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際任務。如在學習祈使句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時,教師可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回家詢問父母,了解父母對子女在學校的要求,之后分組討論,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教師要求學生在此任務中使用間接引語。
這類任務是分配給學生一個任務和一些相關信息,學生需要經過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多種,也可以是唯一的。
總之,新《課標》下的語法教學的關鍵是探索語法教學的多樣化,使各種語法教學策略都有利于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教學情景化、活動化、游戲化和生活化,從而使語法教學不在教條,機械的傳授,而是學生生活學習、玩樂游戲之中,不知不覺地應用,真正落實語言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