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崇霄
(融水苗族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廣西 柳州 545300)
隨著各大城市的新課改和各種各樣的教育教學新理念的不斷更新推廣,很大程度的沖擊著我們基層一線體育教師的神經,如何學以致用,如何開展有效課堂,如何貫徹新課改理念等等問題,經常是讓人困惑不解,如今經過幾年以來的工作經驗得出,學校體育課堂開展可以是多樣性的、有效的,更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參與,真正可以讓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和“會”鍛煉的良好行為習慣(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養成),讓我們的學生樂于參與,終身受益。
學生從進學生就讀高一開始,體育教師開始與學生討論制定高一至到高三每個學期的體育課堂教學計劃和目標,規定教學內容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中50米、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女子一分鐘仰臥起坐、男子引體向上、肺活量、身高體重等是必學科目,籃球、足球、氣排球等是選學科目。每個學期的測試成績是由體側項目加球類項目的綜合分組成。
根據每個學期的教學計劃目標,制定好教學單元的課時計劃,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練習密度,讓大部分學生易于參與、樂于參與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加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動力。在課堂教學練習過程中,將學生分成N個學習小組,教師也要參與到其中一個小組當中,原則是一切活動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我們教師除了要參與外還要做好引導和監管為輔,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例如,筆者在進行籃球運球的教學過程中,把運球的教學內容定為《花樣運球,秀出自己》,教師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講解和示范后,各學習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討論學習各種運球的方式方法,以先進帶動后進,互幫互助,團結協作,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創新方法。在課堂練習展示中,盡量讓每個組學生都能夠自己的運球特色,秀出自己的運動魅力,培養團隊榮譽感和自豪感。
在我們體育課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的是,每個班都有少部分同學由于肥胖、偏矮、偏瘦、疾病等自身原因,運動能力不強,成績特別差,更有甚者為了不上體育課,編出各種各樣理由不來上課。往往面對這些情況,我們的教師大多選擇無奈,甚至妥協,因為現在全社會都在關心的一個學生問題:安全第一。最后造成有的體育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關愛缺失,運動成績已經無關緊要。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解決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愛”。首先,我們要敢于承認這些學生的不足,和學生一起尋找發現影響運動成績的原因在哪里——是努力不夠,堅持不下,意志力差,不喜歡跑步,厭倦心理……等等,認清不足之處,制定易于達標可行的階段運動目標;其次,在教學練習內容的設置上,盡量把練習的量和密度降低要求,鼓勵他們參與完成練習,培養運動成就感和獲得感,提升他們的參與樂趣,加強自信心;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關注他們,善于跟他們溝通交流學習生活上問題,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并及時給與鼓勵表揚,并安排運動成績好的學習小組組長和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提升,發動其他同學跟他們多交流學習,讓他們時時刻刻感覺到班級大集體對他們的“愛”,大家一起學習,互相激勵,共同提高體育運動成績。
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感知,對運動技術的理解和學習,需要有適宜的課堂氣氛。適當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得學生情緒高漲,因此,我們作為體育教師應該以期待的眼神,溫和的語言,飽滿的熱情來面對我們的學生,而不是一味的嚴肅或者責備他們,那種充滿火藥味的語氣會讓我們的訓練課堂產生不愉快,從而會影響到學生的心情和練習效果;反之,我們營造良好的和諧的愉悅的課堂氛圍,在帶領學生熱身做準備活動的時候,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體育游戲,如田徑方面的網魚、貼膏藥、反應跑、腳推車等游戲,籃球方面的運球接力、排氣方面的墊球接力等游戲,都可以活躍我們的課堂氛圍,又可以增進師生間的友誼,讓學生覺得教師和藹可親,對體育課堂逐漸產生興趣,他們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練習當中,學有所成。
我們作為體育教師都知道,學校體育目標是:增進學生健康,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形成運動的興趣和鍛煉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提高少數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簡而言之就是,我們通過體育教學實現強身健體,以健全的品質、良好的身心投入到學習工作生活當中,以最好的精神狀態來體現出我們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我們師生在共同參與的體育教學當中,除了培養提高學生的應試體育鍛煉項目外,應該以培養學會掌握體育技能為首要任務,讓我們的學生養成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式方法,樂于參與其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運動水平,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