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大連市輕工業學校,遼寧 大連 116023)
中專計算機教師為了創新教學模式,就要積極響應“互聯網+”時代提出的要求,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及時性可以保證中專計算機教學模式更加新穎,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專心地投入到計算機學習和訓練之中。
近幾年來,各大中專計算機教學中已經逐步融入互聯網技術,并嘗試進行信息化教學。大多數教師會采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計算機課堂,比如視頻、PPT等方式均收獲一定的效果。盡管在教學形式上有所創新,但卻沒有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這樣就會導致教學并沒有得到創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得到進一步激發。中專計算機教學模式比較傳統,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這就會導致學生的綜合技能難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培養,沒有將教學與就業相結合,使學生的能力不能獲得提高。
中專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學生計算機水平不足,對計算機接觸比較少;有的學生對計算機接觸比較多,也更容易掌握相應的技能。由于學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在學習中就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教師不能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就很難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在計算機教學中,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不能充分結合崗位要求,這樣就會給學生就業帶來許多問題。
在中專計算機教學中,由于實踐教學不完善,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就會導致學生的專業技能很難得到提升。許多中專計算機教學重視理論知識,卻忽視實踐教學,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
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可以得到突破,每個學生均可以獲得平等的教育。互聯網會提供優勢資源,使學生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互聯網可以使教學擺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可隨時隨地進行遠程教育,學生可以登錄相關網站進行學習,教師也可直接進行在線答疑,這就有助于學生迅速了解和掌握知識。如果學生不能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就可以借助網絡隨時隨地學習和復習課程,同時還可以反復播放相關內容,從而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1]。
互聯網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玩中學習,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觀看和學習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轉變教學方式,還可以保證學生隨時可以獲取知識。
中專計算機教學若要實現創新和改革,就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創新與完善。由于計算機教學內容比較多元化,相應技術亦在不斷推陳出新,因此,教師要保證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并確保其與先進的技術、崗位要求相結合,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要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行激發,這樣就可以保證教學效果提升。在開展計算機教學時,要充分優化教學模式,將教學與未來崗位相結合,積極培養高水平計算機人才。要結合學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將計算機課程與學生專業相結合,了解社會需求與市場動向,實現對多個專業人才的培養。
由于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因此采用分層教學方式。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摸底測試,了解其基礎情況,根據成績進劃分,使學生能夠得到針對性的培養。在開展分層教學時,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基礎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學習更加專業的內容,開展更加專業的訓練,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基礎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就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做到穩扎穩打,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2]。
為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中轉計算機教學的課程需得到進一步完善。要以就業為導向設置計算機課程,將課程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并凸顯出職業特點,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習的意義和目標,從而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構建健全的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訓練,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專業人的技能,從而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要結合市場情況和行業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使學生的學習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要融入其它專業知識,使學生的能力更加多元化。
學校要加強與各大企業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平臺。要保證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通過完善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要更加深入,雙方各自拿出優勢,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實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成為企業所需人才,提高學校的就業率[3]。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能,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就業能力,就要加強對計算機教學的改革,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善于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可以成為優秀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