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新疆庫車市第二幼兒園,新疆 庫車 842000)
少數民族兒童漢語普通話教育是現今社會的趨勢之一。語言能力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面對民族地區漢語普通話教育欠佳的現狀,如何才能夠更加有效的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漢語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好的解決策略是建立在對問題精確分析的基礎之上的,本文通過對民族地區幼兒教育工作中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依據有關專家和同仁們的理論研究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所得,提出幼小銜接視角下民族地區幼兒的語言教育的幾點建議。
新疆民族地區的幼兒由于受其生存環境和家庭的影響,所習語言以本族母語為主,加上有些偏遠農村鄉鎮幼兒園的輻射半徑小,導致地處偏遠地區的學前適齡兒童入園困難入,幼兒無法得到正規的、科學的學前教育,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很難接觸到標準的普通話和頻繁的國家通用語言的熏陶。再加上父母本身漢語水平也較差,在家大部分時間或幾乎全部時間用本族母語交流,因而在家庭中孩子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國家通用語的環境。家庭環境和教育是影響幼兒語言入學準備的重要因素。家庭的語用環境、撫養者、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經濟收入、職業狀況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發展。家庭是兒童的第一生長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多數民族兒童的第一語言是本族的母語,很多家庭因此忽視了對兒童進行國家通用語言的培養,許多民族家長尤其是縣城農村地區的幼兒家長認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學習沒必要在家中進行刻意的培養和教育,只要孩子進了幼兒園,幼兒園老師自然而然地會教會孩子講漢語,家長不需要為此做入學準備。其次,有的民族家長自身能力有限,家長本身對國家通用語言講得就不夠流利、不標準,為了方便溝通,在家庭中主要的交流語也是民族語,這樣就沒有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語用環境,更不用說那些屬于隔代撫養的幼兒,祖輩教育重“育”輕“教”,語言教育幾乎為零,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對孩子的語言教育。
良好的師資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幼兒園和縣城幼兒園在師資上的差異是導致幼兒語言準備存在地區差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根據調查,有的鄉鎮學前教育發展滯后,普遍存在專任教師短缺,教師學歷較低,非幼教專業教師占大多數,雙語專業教師更為緊缺,現存的專任教師中取得幼師資格證的教師還不到一半。幼兒園師資短缺,力量薄弱,素養不高影響了幼兒的語言發展。
當兒童一進入幼兒園后,就處于家庭生活日常交流的語言運用與幼兒園教育情境的語言運用兩者之間的過渡與沖突中,他們在園中與教師、同伴互動時需要學習運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交流互動,這也是他們在語言運用上必將面臨的新的挑戰。這就要要幼教工作者在關注學前兒童的日常語言發展的同時,還要著重關注其幼兒園教育情境下的標準語言的萌發,以便有效支持兒童在幼兒園活動情境中語言的學習與發展。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其用詞量也愈加豐富多樣性,且抽象概括性不斷增強,為此,幼教工作者需要有意識地從質與量的角度在關注兒童詞匯多樣性的同時適度引導用詞精確性的發展。一方面,可精選語言豐富的圖畫書資源為載體,保證豐富的各類詞匯輸入,并開展談論圖畫書、分享圖畫書等活動,以促進兒童詞匯多樣性發展;另一方面,可以設計一些“你說,我做”(按照規定指令做動作游戲或按說明書搭建積木游戲)、“解說迷宮”等說明性講述活動,以促進兒童用詞精確性的發展,從而促進其語言的發展。教師要注重為兒童創設真實自然、豐富有趣的交流互動情境,以幫助其在與成人或同伴的互動交流中增強對會話情境認知的敏感性。不妨鼓勵兒童基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常態化的拓展性口語表達練習,如回顧周末快樂生活、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播報幼兒園里的新鮮事等。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利于鍛煉其語言運用能力的分享活動與辯論活動,幫助兒童更加有意識地基于不同的語用情境如何運用得體的語言規范來建構意義,同時,為兒童提供廣泛的語言資源,以便讓其做出適當的語言選擇來理解并建構口頭與書面文本意義,以促進其語言語用能力的綜合成長。
教室環境的布置既要寬敞、優美、活潑、向上,又要處處蘊含著教育價值。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面墻壁,讓學生能夠了解學習情況,展示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墻壁貼上一些學生喜愛的圖案和學生自己的作品,可以是“我長大了”的自立,“我可以”的自勵,“believe me”的自信;可以是充滿優美意境的詩句,充滿哲思的警句,或者老師自己的諄諄教誨;教室里可以養上一些花草、小金魚,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和責任感;平時的作業或作文,及時選出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的復印出來,不僅張貼在教室中固定的地方,而且要收錄在孩子們的成長檔案中;對于孩子們在“小小演說家”、“講故事”等活動中優秀的表現要及時給予鼓勵,或給予小紅花獎勵等,激發他們敢說敢講的勇氣,增強言語表達的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下有選擇地指導孩子閱讀文學書籍,擴大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增加語言詞匯的積累,為幼小銜接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幼兒的語言教育過程中,我們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其自信心;家、園教育要做到一致性,多溝通,優化幼兒的語言學習環境,充分利用環境和各種方式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讓孩子們順利地完成幼小銜接的過渡,使得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