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占輝
(河北 邢臺 055100)
現代住宅樓生活用水常用供水方式一般有:室外水池儲水,用變頻泵直接把水送到住戶;用加壓泵把水送到儲水罐,再由儲水罐把水送到住戶;用加壓泵把水抽到屋項生活水箱,再由生活水箱把水送到住戶。這三種供水方式均存在水質污染,室外水池、儲水罐、屋頂生活水箱都是二次污染源,而且若長期不清洗,污染相當嚴重,特別是室外水池、屋頂生活水箱敞口直通大氣容易污染,因此生活給水系統應設置電子水處理器,在變頻泵出口、儲水罐出水口、屋頂生活水箱出水口設置電子水處理器。電子水處理器又稱電子除垢儀,是以高頻電磁應用技術為基礎,結合現代高新技術研制成功的最新一代高頻微電子除垢、防垢、殺菌、滅藻、阻銹、防腐的水處理設備。電子水處理器運行可靠、穩定,不用化學藥劑清洗,環保、無污染,操作簡單,無需專人維護,工作電壓低,安全可靠。
衛生器具給水額定流量是在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出口,在單位時間內流出的規定出水量。流出水頭保證給水額定流量的前提下,為克服給水配件內摩阻,沖擊及流速變化等阻力,在控制出流的啟閉閥前所需的靜水壓。給水配件閥前壓力大于流出水頭,給水配件在單位時間內的出水量超過額定流量超壓出流。該流量與額定流量的差值,為超壓出流量。給水配件超壓出流,但會破壞給水系統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對用水工況產生不良的影響,同時因超壓出流量未產生使用效益,為無效用水量,即浪費的水量。因它在使用過程中流失,不易被人們察覺和認識,屬“隱形”水量浪費,因而至今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然而這種“隱形”水浪費在各類建筑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浪費的水量也是十分可觀的。現在在許多建筑中,由丁供水壓力很大,衛生間水龍頭都是噴射水流,水量浪費很大。
現實中熱水供應系統的水量浪費較為嚴重,主要表現在用戶配水裝置后,不能及時獲得滿足使用要求溫度的熱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熱水設備才能止常使用。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產生使用效益,也即浪費的水量。但現在,在我們許多設計當中,已認識到這個問題,而采用全循環熱水供應系統較多。
管道銹蝕、閥門的質量等導致大量的水流失。我們經常看見路邊的給水管道在管子接縫處及法蘭、閥門連接處往外冒水。而且現在我們的城市中,建設項日非常多,建筑工地水的浪費尤其嚴重。用戶們經常反映浮球閥損壞、漏水,其質量的低劣直接導致大量水從溢流管流出。其次埋在地下的管道漏水,這幾年也時常看到和聽到。
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時應遵循規范,合理分區。“規范”規定:高層建筑生活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應根據使用要求、材料設備性能、維修管理、建筑物層數等條件,結合利用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合理確定。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住宅、賓館、醫院宜為300~350kPa;辦公樓宜為350~450kPa。因為水壓過大,容易產生水錘,破壞器具的零件,容易造成漏水。向且,水栓射流,水從衛生器具內飛濺,不僅影響使用,還造成部分水量的浪費。
熱水循環方式的選擇。目前,“規范”中提出: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即干管循環,立管、干管循環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環。干管循環,在熱水供應前,用循環泵把干管中的水循環加熱,這樣當系統使用時,只要放掉支管和立管中的冷水就能滿足要求。而干管和立管循環,當系統使用時,只要放掉支管中少量的冷水能得到規定的水溫。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要立刻取得水溫不低于規定溫度的熱水,則在熱水供應系統中,不僅要保證干管、立管的循環,還應設置支管循環,才能滿足使用要求。根據以上分析,顯然干管循環浪費水量多。因此從經濟節約的角度來講,建議應保證干管、立管循環。
高層建筑給水系統方式很多,因層數多,高差大,上部和下部之間水壓相差較大,通常采用分區減壓系統,設計為高區和低區分別供水。系統包括生活水池、水泵、主管道、直接入戶管、減壓閥、閥后入戶管等,由水泵進行集中加壓,高壓水沿主干管送至上部用戶,但下部用戶水壓過高,需要進行減壓后再送至用戶。高區和低區之間的水壓相差較大,下部水壓過大,既浪費水,還會出現水錘,而且閥門、水嘴等配件因水壓太大而滲水漏水的故障率大大提高。因此設計施工時應當予以重視,可在下部各層的供水支管上設減壓穩壓閥,把閥后用水水壓調整在合適的范圍之內,既可減動壓,又可減靜壓,取得滿意效果。如果設計施工時沒有考慮高層住宅下部樓層水壓過大問題,等高層住宅建成后再去解決,則相當麻煩。
總而言之,現在建筑室內給排水系統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一些設計施工中的細節處理不夠細致,常常給住戶帶來諸多的不方便,設計及施工人員,應本著技術、安全、美觀、實用、經濟的原則,在實踐中努力創新,將問題消除于萌芽狀態。在工程實踐中,隨著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建筑給排水的設計施工也會隨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規范》的日益完善,將會使設計施工更趨于人性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