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超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望都縣供電分公司,河北 保定 072450)
近幾年來,我國在節約能源降低消耗的技術研發方面,獲得了卓越的成就,也被普遍的運用在了人們的實際生活當中,節約能源的思想觀念也逐漸的被人們所接受和強化。供用電系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環境,它的改造節能工作必須要長期努力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將會遇到眾多挑戰。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對于電能的使用量逐漸增多,但是農村電力資源的使用率并不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電網限制和管理體制的不合理。雖然我國的電網改造工作已經在農村得到了落實,農村電網的覆蓋率和供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給農村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隨著人們用電需求的不斷提高,供用電系統當中目前仍然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電網結構還不夠完善,電纜線路的質量不高,由于電網的維護和保養不到位造成設備的老化。雖然政府對于農村供用電投入了較多的資金,但是電纜線路損壞的情況仍然時有發生。同時,目前的供電量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要。因此,農村供用電網絡系統的完善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任務。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就要確保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對農村的供用電系統進行整體改造,提高電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由于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對電能的需求極大,在整個系統中供用電的角色尤為重要。通過合理布置變電站,來優化整個輸電線路中的電級,以此來減少電源的損耗。變電站可以看作是核心動力,為整個供用電系統的正常運作提供充足的能量,如果變電站出現問題,整個供用電系統將會受到影響。必須要合理布置變電站的位置,為了運作方便,一般分布在負荷周圍,還應降低配電級數,這樣不僅確保供用電的穩定性,也能達到節能的效果。
在布置好變電站后,應通過計算來選擇變壓器,以確保整個供電過程中達到它的最大功率,這也能實現電氣節能的效果。在選購變壓器前,必須要根據供用電系統的實際負荷,來初步擬定變壓器的型號和臺數,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專業計算,不能憑經驗來盲目確定,來選購符合該供用電系統電氣性能的變壓器數量,確保在變壓器運行前將電力損失降到最低,減少由于輕載變壓器造成的損耗。并合理地優化供配電的功率,盡量減少部分設備的無功功率,達到電氣節能的效果。
在充分了解熱效應后,科學地抑制高次諧波,就能減少能量的損耗。在整個供用電系統中,要想提高節能效率,就必須科學控制功率因數諧波,從而減少設備的熱效應,間接地降低了能量的損耗情況,避免電能的浪費。諧波是一種曲線性光學原理,如果供用電系統負荷是非線性增加,諧波也會隨之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將會損失大量的電能。選擇合適的交流濾波器,抑制諧波的產生,減少對電能的損耗。
社會的發展對電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有必要對電氣線路進行優化,減少電能的損耗。首先,由于負荷三相不平衡而引起的線路損耗是比較大的,必須要進行優化,應根據三相負荷平衡原理來重新布置電氣線路,確保達到某一平衡,以此來減少由于負荷而產生的能耗;另外,根據供用電系統的實際負荷以及電量使用情況,在選擇輸電導線的型號以及橫截面積必須有理有據,通過相關計算來判斷是否合理、安全。變電所應布置在負載周圍,為了提高線路的合理性,應在轉角處分布一定數量的電纜支撐,一來可以保證線路的平穩,還可以減少電能的損耗。
要想提高供用電設備的功率因素,降低對電能的損耗,還可以通過安裝無功補償設備的方式來進行。目前比較常用的無功補償設備主要有同步補償機和并聯電容器這兩種。同步補償機的優點在于可以通過調節勵磁電流的方式實現對無功功率的補償;而并聯電容器則可以直接提高供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它的優點在于安裝比較簡單,在運行過程中進行維護的時候也很方便,因此目前適用范圍比較廣闊。目前在供用電系統當中安裝和使用的并聯電容器主要有高壓集中補償、低壓集中補償和單獨就地補償這三種。在用于農村供用電技術改造的時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需求來選擇,這樣才能使它的效果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電氣設備的布置和接線的優化。對電氣設備的位置布置來說,應把散熱量大,需要散熱的電氣設備放置在通風位置較好的場所,盡可能的降低機械通風,減少建筑物內部的電能消耗;把變壓器房間類似的能夠產生熱量能源較大的設備機房和需要裝配空調的設備機房之間的隔墻做隔熱處理;多采用節能環保型的機器設備。變壓器作為供電系統中的主要消耗能源的設備,減少變壓器的電能消耗才是變電站實現節能的關鍵所在;應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尤其是人員進行巡視和設備運輸通道及走廊都應盡量采用自然光線;所有的照明燈應都使用發光二極管;在選用空調和風機時應選用配置變頻器的機器設備,簡單地說就是多采用科技型智能型的電器產品,能夠依據環境情況進行自動智能化的開啟和關閉,只有在設備使用和事故處置的時候才進行啟動,進而達到節約電能的效果。
為了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對農村供用電技術進行節能改造的時候,可以通過改造供電設備、合理選擇用電設備的容量和使用無功率補償設備等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大力推進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開展能效對標達標活動,開展能源審計,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推廣應用以節能降耗為主要內容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