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軍
(貴州開磷集團礦肥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貴陽 550302)
按照國家總工會開展困難職工脫貧解困工作的現實要求,我國各級工會、各地區工會已經在各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實踐探索,積極開展幫扶工作,促進完善幫扶體系的構建,為困難職工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保障。但是在工會組織實際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問題,脫貧解困效果仍然不夠理想。因此工會應該重新審視困難職工脫貧解困工作的現實需求,對自身在脫貧解困工作中應該發揮的作用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制定有效發揮作用的措施,促進工會在脫貧解困工作中的具體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為困難職工合法權益的維護和生活、工作困難的處理提供良好的支持。
工會工作機制的構建對工會在困難職工識別和制定脫貧解困方面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工會應該對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機制進行完善,發揮工會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積極支持和配合下,構建黨政主導、政策引導、工會推動、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工作機制,確保能將困難職工脫貧解困工作納入到地方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局中,真正解決困難職工在生活和工作方面遇到的困境,扎實推進脫貧解困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果[1]。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提高工作效能,保障工會在解決困難職工生活困難方面作用的發揮,就應該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嘗試出臺一些具有指導性的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意見和工作建議,并對脫貧解困工作的主要目標進行分析和確定,健全脫貧解困工作的主要路徑,并細致結合各地區實際情況對具體的工作計劃進行完善,確保能綜合分析困難職工的生活需求,有意識的對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型問題進行合理化處理,彰顯工會工作的特色,在統籌協調和精準救助的基礎上,從源頭上對困難職工生活困難的情況進行合理化的處理,確保能實現源頭解困的目標,將常態幫扶與應急救助緊密融合在一起,真正保障脫貧解困工作落到實處,彰顯工作價值,得到困難職工的認同和肯定[2]。如某省級工會就秉承動態管理、精準幫扶的工作理念,將“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作為主要的工作目標,構建了層次清晰、側重點明確的工會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機制,積極開展了助困送溫暖、節日送關懷等活動,營造了困難職工階梯幫扶的良好工作局面,從源頭上對脫貧解困工作進行了處理,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綜合效果相對較好。
對困難職工家庭工作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困難職工存在子女受教育方面的問題,因此工會組織應該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處理,將其作為脫貧解困的重要工作環節,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處理,確保工會在解決困難職工子女受教育困難方面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彰顯[3]。
在實際工作中,工會組織結合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的精準幫扶和精準脫貧工作,要重點針對本地區范圍內的困難職工群體進行調查和研究,全面了解困難職工的實際生活情況,充分了解困難職工群體家庭收入情況、生活困難情況、幫扶需求情況,并重點了解困難職工子女受教育困難情況等,踏踏實實的開展各項工作,在全面了解困難職工生活基本情況的前提下組織開展精準幫扶工作,為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以此為基礎,工會加大經費投入,并針對性開展困難職工生活需求分析工作,有意識結合困難職工子女受教育困難的情況進行分析,構建常態化梯度幫扶工作體系,落實幫扶重點,并形成預防返困的工作機制,真正解決困難職工的后顧之憂,維護困難職工的合法權益,使工會在脫貧解困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困難職工生活困難問題的處理需要從根本上使他們擺脫貧困,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生活來源。因此在全面開展工會脫貧解困工作的過程中,各地區升級工會組織應該認識到精準幫扶和解決困難職工就業困難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將有效脫貧和防止返貧放置到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從穩就業入手開展各項工作,使困難職工自我幫扶、自我脫貧的能力得到強化[4]。在實際工作中,工會一方面可以組織困難職工參與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困難職工參與就業活動的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全方位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制定訂單式培養方案,為困難職工搭建就業橋,真正發揮工會在職工工作困難方面的作用,使困難職工脫貧解困工作取得顯著成果。
綜上所述,工會在困難職工脫貧解困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新時期工會組織在組織開展各項工作的過程中,只有充分認識到困難職工權益維護的重要性,并在幫助困難職工脫貧解困方面做出多元化的探索,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工會脫貧解困作用的全面發揮,才能真正彰顯工會的價值,實現對困難職工權益的維護,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