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煒巍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安監部,西藏 拉薩 850000)
新形式下的電力生產已經進入了大電網、特高壓的發展新時期,伴隨著網絡的盛行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我國已初步進入信息化社會,如果一旦發生大規模停電的事件,必然會使各個行業受到停電帶來的沖擊和損失。因此,對電力生產安全風險與應急體系的構建,是保證人們生活安全有序進行的必要措施。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保障電力企業有序運行和順利發展的必要措施。有效的應急管理工作可減少事故發生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企業的穩定發展,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可有效減化中間環節,避免由于逐級上報導致耽誤事故處理時間、擴大事故范圍。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可以企業減少損失、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如果發生電力安全事故,以往的處理流程是逐級上報,等待最高領導指示,然后再逐級下達命令。這樣做不僅耽誤時間、影響救援,而且還會擴大事故范圍。做好電力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只需開會研究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即,可在短時間內恢復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轉,無需過多審批流程,所以有效的應急管理可在實際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通常情況下,電力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往往比較繁瑣,因此有必要創建有關的工作體制。在創建應急管理體制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組織形式、管理方式以及生產規模的大小等,結合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針對各個部門以及崗位制定科學的應急措施,確保它們之間可以有效的溝通。同時,電力企業還應按照上級部門的指示,落實統一負責以及分區管理,制定應急預案,以便防控某些事故與危害的發生;要進行危險源及風險分析,在對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危險因素分析及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上,確定本單位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源、事故類型和后果,進行事故風險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報告,作為應急預案的編制依據。經過以上程序后,確定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或災難,并編制與之相適應的應急預案,確保從整體上保證企業安全,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減少電力生產突發事件的發生,需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預警、風險防范以及突發事件應對等方面的能力,并有效規劃應急體系。遵循總體設計以及分步實施原則,做到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并借助先進技術,就應急預案相關體系建設以及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工作進行重點強化。此外,要重視電力安全指揮中心以及應急平臺的建筑,做好應急培訓工作,實現電力企業應急管理以及企業整體發展的同步進行。電力企業管理人員需嚴格按照國家電網相關部署以及要求,從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強化電網發展,加強其安全管理,針對相關預防措施進行大力完善,從根本上夯實電網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增強電網對于各種突發事件或者是事故的抵御能力。與此同時,管理人員要重視安全隱患的有效排查,就重大隱患以及危險源等進行及時評估,建立起科學化的事故隱患排查機制以及風險管控體系。
當電力事故發生的時候應該要及時進行響應,根據應急機制對事故進行處理。因此在電力企業日常工作中要對事故應急相應機制進行完善,調整應急方案中的一些缺陷,并且要根據電力生產以及電力輸送的路線,制定合理的搶修路線,確保事故發生時的搶修質量和搶修速度。最后,還應該要經常進行分析討論,對以往發生的各類事故進行調查和總結,探討事故發生的規律,總結經驗,形成更加全面的預警機制。
集成企業應包括所有應急資源,應急管理系統和生產策略,從而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得到更好的發展。基于管理系統,還應建立一個快速反應以及擁有強大的指揮中心的專業應急小組。應急物資儲備要兼顧物流調配,信息基礎建設應貫徹應急通信要求,宣傳和培訓要滿足應急需求,裝備技術的發展應堅持為生產和應急服務,依靠一線員工壯大應急后備力量,利用社會資源充實應急專家隊伍,發揮科技優勢提高應急效率。應急儲備應使用物流發展,信息基礎設施應該滿足應急意識和應急技術培訓的要求。在生產設備和緊急服務的發展下,人們擁有更多的儲備,科學家和技術專家隊伍對資源充分利用來提高應急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應急管理是電力生產安全的保障措施之一,對盡快恢復供電、降低安全事故影響的嚴重程度有積極作用。為此,電力企業日常生產工作中務必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基于此,電力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應急處理預案、健全的應急處理工作機制、增強風險預測等能力、制定應急處理保障措施,加強應急管理,以增強電力生產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