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荔浦市新坪鎮安民小學,廣西 桂林 546600)
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英語教育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英語干到吃力,難免有畏難情緒,傳統教學方法事倍功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游戲教學法是指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情況,合理利用教學內容設計游戲,讓學生在愉悅氛圍中學習知識,是所謂玩中學、學中玩,讓增強教學趣味性,提高學生積極性。
游戲教學法本質上是一種教學方法,任何一種教學游戲都是在以達到教學目的的前提下設計的。教師巧妙地將知識融入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成長,各項基本素質得以提高。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全方位激趣就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用全身反應法,具體來說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在感官上的靈敏度,引導學生記憶和學習知識內容的教學方法,以此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當我們學習一些水果類的單詞,像apple、orange、grape等單詞,我就在課前準備好相應的水果,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觸覺、嗅覺進行辨認,并說出相應的英語單詞,如果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活動,然后通過對不同的水果進行辨認后,說出單詞,比較準確率和速度,最后決出勝負。通過檢測教學效果,這樣的方式更利于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和學習。
為提升游戲教學活動的應用有效性,教師在選擇和應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選擇游戲內容,既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又要保證能夠完成知識教學任務,為英語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就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在選擇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的過程中,就要將小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情感變化,使教學內容選擇和游戲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始終具有吸引力,保證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以“What time it is?”為例,我就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設計了角色扮演的游戲內容,其中以例句“What timeis it?It’s 8’clock.It’s time to eat breakfast”為核心句型,讓學生分別扮演商店老板、學生、教師,然后創編情景劇,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過程中,應用不同的角色展現不同對話,既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滿足學生語言能力培養需求的途徑之一。由此可見,在趣味性教學模式影響下,我們在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強調游戲教學方法應用的針對性和合理性,為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基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想要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促進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生動化展現,逐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研究認為小學英語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優化教學效果。比如,在It’sred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本節課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指導學生認識集中常見的顏色,并準確說出英語詞匯。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就應用了常見的幾種顏色制作成圖片。由于小學生對于色彩鮮艷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因此就利用顏色鮮艷的色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擇了一些常見的關于顏色的單詞,red/yellow/black/blue/green等,然后我設計了搶答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我將不同顏色的紙板張貼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搶答讀音,并到黑板上的相應位置書寫單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英語教學游戲性也得到提升。
練習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的重要手段,但是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方式就是題海戰術,這樣的方式盡管在知識鞏固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上起到作用并不顯著。因此趣味性教學模式影響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可以合理融入游戲環節。例如:在幫助學生復習Body Lesson一課中人體各部位的單詞時,我就隨意指出自己身體上的部位,讓學生依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搶答,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顯著提升,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并且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也是突出學生主體性的體現。
綜上,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將游戲教學法其中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之一,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但是縱觀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不難發現,游戲教學法在其中的應用效果并不顯著,因此我們作為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堅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加大教學途徑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