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海城鎮中心小學,寧夏 中衛 755299)
課外閱讀是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提升小學生個人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課外閱讀除了可以提高閱讀量增加識字量,還可以更好的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課外閱讀如何能夠起到相應的作用,還需要教學老師通過系統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教學老師重視課外閱讀,通過指導實踐總結出對于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方法,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增加更好的學習體驗。
目前的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來看,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隨意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小學生經常閱讀一些粗質低劣的書籍,不僅浪費了閱讀時間,還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小學生沒有獨立的思考選擇能力,所以他們自己選擇書籍的時候經常將一些優秀的書籍漏選。第二,選擇書籍時功利意識太重。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學到更多的寫作方法,只選擇一些與課程考試有關的課外書籍。這些家長們片面地認為課外閱讀只會影響學習成績,讓課外閱讀成立應試閱讀,嚴重地影響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三,課外閱讀的得不到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雖然進行了一些時間進度的安排,但是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梳理,教師也沒有通過有效方法進行相應的指導,造成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均勻、閱讀時間短、閱讀的不夠深入以及閱讀習慣不連續等一系列問題。
第一,注重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課本延伸到課外,在教學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讓小學生自主尋找閱讀書籍。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自主能力差,很難空出玩的時間去學習課外知識,因此需要教學老師根據教學的課堂內容,引導小學生尋找閱讀內容,激發小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閱讀興趣。人教版的小學二年級下的課本中,第三課《開滿鮮花的小路》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分角色朗讀后,小學生們會對童話故事產生閱讀興趣,教學老師可以推薦《木偶奇遇記》《小雞快跑》等童話故事,讓小學生們自主進行閱讀。如果童話故事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閱讀量比較大的話,教學老師也可以學完第十二課《寓言二則》學完之后,向小學生推薦一些短篇的寓言故事書或者繪本,短篇的閱讀不會產生閱讀疲勞,更不會降低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創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并在閱讀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的課外閱讀大部分是以個體的形式存在的,教學老師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體的閱讀需要,最大限度地允許小學生自由閱讀課外書籍,自由書寫讀書筆記。教學老師應該在閱讀指導過程中對小學生進行點撥、啟發和激勵,并且通過一些方法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學老師在學校的日常課下活動中,充分發揮教師圖書角的作用,擴大圖書角的藏書量,通過讓孩子們互借圖書,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并且讓孩子們將在家里閱讀過的具有閱讀價值的圖書帶到圖書角,推薦給其他同學一起閱讀,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學習心得,也可以互相提高閱讀水平。
第三,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不斷地汲取營養,學會積累語文的基礎知識。讀好文章并從文章中摘錄美文佳句或者記錄小學生自己閱讀的心得體會,通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不斷地增加小學生的閱讀收獲。可以通過鼓勵小學生制作手抄報,將自己的閱讀筆記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同學們進行分享,不僅能達到鞏固小學生自己閱讀心得的目的,還能鞏固小學生在互相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悟到很多新的東西。小學生在制定閱讀計劃時,教學老師的指導有很大的作用。由于每個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教學老師要制定不同的閱讀計劃。教學老師要根據小學生自身的個性、興趣點及理解能力,指導小學生制定閱讀計劃,這樣才能讓閱讀內容與小學生自身相得益彰。教學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多注意一下小學生的閱讀愛好,有的學生喜歡古詩,可以指導小學生制定《每日一詩》的閱讀計劃,教學老師可以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選定詩集要求小學生每天閱讀一首古詩。詩文中的優美語句及詩文的思想感情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提高小學生的詩文閱讀鑒賞能力。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加小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教學老師的有效指導方法能夠讓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扎實有效。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增加小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更能陶冶小學生的情操和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古人云“讀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外閱讀在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深遠而廣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