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教研室,河北 邯鄲 056000)
核心素養的一方面是文化基礎,表現為人文底蘊,廣為眾多專家學者討論研究,由此可見豐厚的文化基礎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基于人的核心素養,小學教育模式也不斷發生變化,現在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有所用、立足實踐的人,在于培養小學生的興趣,逐步擺脫低俗,變得高雅。古詩詞學習對一個人的好處有很多,比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史書讓人聰明”,“讀詩書令人秀氣”,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一句好詞就是一位益友。學習古詩詞如同徜徉在春天的花海,色、香、味美不勝收,小學生在古詩詞學習古詩詞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凈化靈魂、提高修養、開闊視野,從而讓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以前的語文教材中,古詩詞主要在初中、高中課本中出現,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詞較少。部編語文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增加了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數量,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共有128 篇古詩詞。增加了百分之八十多。核心素養對小學古詩詞教學以最直接的方式進行影響,部編教材全國通用,許多基礎知識都是小學生就開始學習的,由此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材改革對古詩詞的重視程度,也能夠體會到古詩詞對小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以及古詩詞對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現在的電視臺、電臺、報紙、雜志、網絡等文學節目都與傳統的中國文化密切相關。而且這類節目的支持者眾多。無論老幼、不分男女,大家都很喜歡。這是因為古詩詞中蘊含著無窮的記憶。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講,古詩詞是自己的青春,是美好的讀書時光;對于小學生來說,古詩詞正是自己所學的知識,自己找出一個答案,就是對自己的肯定。隨著大眾傳媒上古詩詞節目的興起,古詩詞熱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的生活、學習與成長,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生活品味與審美情趣。主流媒體大量宣傳古詩詞,這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今古詩詞這么受到大家的重視,無疑對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巨大作用;然而這又給小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道難題,面對這么多的古詩詞教材,小學教師該如何教?小學生又該如何學呢?下面就談一談大量古詩詞進教材對小學生與小學語文教師的挑戰。
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能夠傳承與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然而古詩詞教學長期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難點,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不能夠一定上好古詩詞課。更何況現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又增添了這么多古詩詞。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教好古詩詞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教師與小學生的知識比例,不再是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關系,而是要求教師的知識如同源遠流長、奔騰不息的河流,這樣才能夠給學生一杯像樣的水。
對小學生來說,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理解簡單的詩句都非常困難,更不要說諺語、文言文教學。特別是一年的小學生,讓他們背誦,個個頂呱呱,讓他們默寫,大多數錯字連篇,如果進一步問他們詩詞的意義,更是一問三不知。學習大量的古詩詞對校學生來說壓力山大,即使他們認真去學,也可能是淺嘗輒止,距離實際應用還很遠。然而古詩詞教學一般不會重復,如果學生掌握不了,對他們來說未免不是一種遺憾。假如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沒有了興趣,那就更難以學好了。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綜合素養的體現。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古詩詞教學能夠全面體現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由于語言不斷發展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時代一些字詞的讀音不同,教師不能出現知識性錯誤。其次,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化知識要廣博,對所教的知識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教師知識淵博,必定能夠深受學生的愛戴,進而親其師信其道。第三是小學語文教師的綜合能力要不斷提高。比如教學研究、語言表達等能力要真正掌握和運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教好古詩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好古詩詞,對學生而言最好的方法是提高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背誦《弟子規》《百家姓》。盡管他們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很多孩子能夠做到背誦全文,這給小學古詩詞學習奠定了基礎。很多社會人士也為小學生學習古詩詞努力著,比如《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文章都有兒童歌曲版,這對于愛好歌曲的孩子來講更能做到寓教于樂,因此讓孩子們多聽聽相關歌曲,會培養出孩子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另外還有配樂的古詩文朗誦,古詩文視頻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學習古詩文的法寶。
核心素養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影響極大。培養人的文化素養是古詩詞教學的目標。培養小學生的文化素養非朝夕之事,需要滴水穿石之功。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增加古詩詞意義重大,我們要引導、鼓勵小學生培養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古詩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