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學校,吉林 梨樹 136500 )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斷地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也使人們教育觀念得到改變,尤其是對語文閱讀教學也越來越重視。根據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特別是對新型人才的需要,這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特別是小學階段處于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閱讀,所以我們教師就需要努力對學生進行閱讀的多方面高效訓練。可是,因為受過去長期陳舊的教學觀念的束縛,而使我們在實際閱讀教學和對學生的訓練中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那么我們教師如何來解決這些面臨的問題呢?如何對學生進行閱讀的高效訓練呢?這就是我們教師應急需思考的問題。下面根據自己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和實踐,來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
首先,我認為是要解決我們教師存在的問題。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們教師往往在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訓練時,不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卻給學生定下一個不切實際的大目標。實際上,我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假如我們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可能會對教師產生消極抵觸情緒,甚至破罐子破摔,不愿意進行語文學科的學習。我們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語文教學目標沒有達到,也可能是學生對教學內容不夠感興趣,而上課積極性不高。我們教師只是單方面布置閱讀教學任務,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綜合素質的檢查監督,最終使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使得課堂效率低下,因而使我們教師自己制定的課堂目標,也沒法實現。
其次,我認為是要解決我們學生存在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缺乏興趣。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仍舊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小學生情緒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隨意性比較大。加之小學生對抽象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而缺乏對小學語文的興趣,由此在課堂上就表現為閱讀時不專心,無法聚精會神,不愿意主動地去學習,去進行廣泛閱讀,這樣慢慢地就很難跟上老師的步伐,進而逐漸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極差。
還有,一些其他影響小學語文閱讀的原因:其一是我們教師語文教學專業素質不夠高。是的,我們教師這個職業對專業能力要求也很高。這個專業能力一般它包括教學活動能力,與學生交流的能力,組織管理學生的能力等等。可是,有很多教師自身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水平,課堂效果卻甚是很平常。其原因就是我們教師缺乏專業能力,即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教師缺乏實際教學經驗,不會和學生進行溝通,從而無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至于影響到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其二是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過于陳舊。因為長期受過去陳舊的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我們教師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形式也單一,使得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這樣不僅如此,還有我們教師過于片面追求教學步驟的一致,進而忽略了教學質量,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從而無法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高效率。
首先,大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能對語文課程感興趣,就一定會努力去學習語文的。事實上,所學的只有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我們教師也應該努力幫助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情境。譬如說,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我們學到《兩小兒辯日》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一起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并且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課文,體會課文的內涵,之后教師從旁進行指導,進而大大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我們教師可以創設問題,引導學生解答。如果我們教師單純讓學生進行閱讀,那么,學生可能找不到課文的重難點,不利于閱讀課堂的高效進行。所以我們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找答案,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也有利于課堂效率更加提高。
再有,我們可以增加學生課外書閱讀量。真正要想讓學生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就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方面下功夫。比如一節課只有40 分鐘,課上學習時間極為有限。假如我們想要擴寬學生的視野,就要大力倡導學生多看課外書。我們教師可以推薦學生看一些積極正能量的書籍,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提高閱讀量。使得學生只有課外閱讀量增大,文化素養才能提高,這會為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隨著新時期發展的到來,社會對小學語文閱讀訓練越來越重視。我們教師要想使得小學語文閱讀訓練高效進行,就要努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我們教師還要多提問,創設良好閱讀情境,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我們教師也要大力督促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增加閱讀量,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達到促進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