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墾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玉門 735211)
國內學術界從宏觀層面論述了新時代內涵,“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期,這是我國新的歷史發展方位。”【1】這一判斷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綜合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體現了社會發展階段性飛躍和連續性進步的統一。改革開放四十年,我黨始終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抓理論,重實踐,期間牢牢把握時代發展機遇,使得黨和國家實現了歷史飛躍。隨著我國主要矛盾的轉變,國際環境和國際地位的變化等,要求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而進入新時代體現在鮮明的歷史性變革,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是進入是時代的關鍵因素,進入新時代,歷史任務和奮斗目標也更加契合歷史交匯期的發展新要求。【2】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環境中的地位也不斷地提升,日益走進國際舞臺中央,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中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各種歷史因素所決定的必然結果,具有豐富內涵。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勝利的時代;是各族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勠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為人類做出貢獻,走入世界舞臺中央的時代。【3】
羅漢平認為,改革進入深水期和攻堅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環境和國際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和歷史發展進入重要交匯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依據。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從理論層面來講即是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這一偉大思想具有劃時代意義。【4】從社會層面講,新時代,我國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乎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標志著中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實踐層面講,是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社會主義新征程,是實現復興中國夢事業的必要斗爭。以黨和國家為本,繼往開來,以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綱領指南,明確我黨和國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十四個堅持”作為基本方略,以“八個明確”作為主要內容,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新豐碑。”【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路徑可以從五個層面展開闡釋:把握住時代脈搏,在攻堅克難的時間中進入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奮斗中進入新時代;推動理論創新,致力于探索和創立偉大思想,在此進程中進入新時代,在站起來到站起來的不懈奮斗中進入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在長期執政的考驗中進入新時代。“當前,中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隨著目前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黨對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新要求,即明確到2035 年,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和法治國家基本建成。”【6】此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新路徑也可歸納為三大層面,首先是以“五大發展理念”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其次,用“四個全面”總體布局解決國家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與新情況;最后,以“四個偉大”指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
新時代具有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新的歷史方位、新征程和新的使命四個特征。一是進入偉大勝利的時代。新中國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時代,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建設與國民經濟恢復時代、改革開放時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在這個進程中,經濟進入新常態,實現高質量發展,從快速富裕轉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二是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民主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科技強國、網絡強國、教育強國等多個強國目標。【7】例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就是建設創新性國家的藍圖。三是進入全面共同富裕的時代。1949-1978 年,我國處于極低收入階段;1978-1990 年,處于低收入階段;1990-2000,處于下中等收入階段;2000-2020,處于上中等收入階段。【8】2020 年后,我國將持續向高收入階段邁進,走向共同富裕。并于2050 年逐步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四是進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21 世紀以來,中國在一部分領域追趕甚至超越美國,中國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GDP 以及人類發展指標與美國的相對差距在縮小,在黨的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1 世紀將是實現美好中國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
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革命性和科學性的有機統一,將繼承性和創造性緊密結合,有效貫通了價值尺度和時空維度,結合實踐和理論系統回答了堅持和發展怎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1 世紀,深入學習并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回應時代號召,引領時代前進,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