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丘市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任丘 062550)
讀書破萬卷,方能下筆如有神。閱讀是根植于心中的一棵種子,只有在不斷的澆灌、施肥、呵護下才能夠最終結出果實。閱讀沒有捷徑,每個人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兒地漸漸讓自己豐盈起來,但是我們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尋找一些方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學習的質(zhì)量,讓閱讀變得更簡單、更快樂、更隨時隨地。
中國人講究“萬變不離其宗”,自然界的萬物,世間的一切人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閱讀教學也一樣,如果能夠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掌握了閱讀的方法,那么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便都能靈活應對,游刃有余。教師在向?qū)W生講授閱讀方法時可以從內(nèi)容或形式上進行分類,以閱讀理解為例,可以把閱讀理解的題型分為:基礎字詞的考查、句子理解、修辭手法的考查、標點符號的用法、文章主旨或揭示的道理、對題目的理解、過渡句(段)的作用、人物形象分析、從中得到的啟示等等。教師可以按題型進行分類整理,教會學生每一類題型的答題方向,然后結合具體閱讀文章的情景加以講解。剛開始時,學生可能依然像以前一樣茫然,毫無系統(tǒng),無法形成答題思路,但通過大量的閱讀理解練習,學生就會逐漸掌握答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考到句子的修辭方法時,首先應分析出其所用的修辭方法是什么,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怎樣,這樣一來無論題目從哪個角度考查,學生都能根據(jù)已經(jīng)掌握的閱讀方法得出答案。
生活是最豐富多彩的舞臺,我們不應僅僅把閱讀教學局限在課堂里,要把這種閱讀習慣培養(yǎng)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為此,我們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真正成為閱讀課堂的主體,把以往被動地閱讀轉(zhuǎn)變成學生主動的求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還要盡可能讓課堂生動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單純的課堂閱讀遠遠無法達到閱讀課程的目的,也無法形成量的積累,同時閱讀教學的形式也不應該僅僅延續(xù)以往的傳統(tǒng)模式,所以我們可以定期舉辦一些班級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以生活為課堂,啟迪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可見的閱讀線索:報紙中的一則趣事,廣播中的一條消息,街邊的一條廣告語,甚至歌曲中的一句歌詞都有可能觸動學生的共鳴點,都可以作為閱讀活動的內(nèi)容。閱讀教學可以以討論課的形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內(nèi)心的感受,老師根據(jù)學生所說的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引導和點評,點出學生思維和語言上的亮點,這樣一方面擺脫了傳統(tǒng)閱讀課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和細心觀察生活的熱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這樣閱讀教學就不僅僅作為一種固定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課堂上,也融入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角落,使學生更感興趣,更樂于接受。
有了閱讀“日常化”的意識,學生便能隨時隨地、時時刻刻的處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感受那些能夠觸動自己心靈的語言和聲音,對生活進行完全自由的“閱讀”,繼而形成自己的認識和思想,最終支配自己的行動。由此可見,“日常化”閱讀,既是閱讀教學的一種,也是閱讀教學最終的目的。這就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持續(xù)培養(yǎng)。
隨著網(wǎng)絡和各種傳播媒介的迅猛發(fā)展,人們的交流和生活方式也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微博、微信、二維碼和4G 網(wǎng)絡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學校作為孕育祖國未來的搖籃也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這些新興媒體進行教學,一方面這符合青少年學生喜歡接觸新事物的心理和性格特點,另一方面新的學習方式也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提高其閱讀能力和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積累的網(wǎng)站,并選取其中比較好的閱讀篇目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也可以建立班級的網(wǎng)站或班級微博、微信,經(jīng)常更新一些學生感興趣或?qū)ζ溆袔椭拈喿x信息,允許學生發(fā)表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可以從學生留言中選取比較有代表性和觀點比較獨特的進行回復,這樣一來不僅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也使互動的范圍更加廣泛,這種方式可以讓那些平時不愛說話,或是因為靦腆不敢說、不愿說的同學也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熱情也更加高漲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興的閱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注意適當?shù)匾龑В袑嵦岣邔W生的閱讀能力。
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曾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由此可見,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積累和堅持,方能感受到閱讀的益處,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我們也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尋找有助于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的教學方式,及時調(diào)整教學思路,與時俱進地運用新的傳播媒介和學習載體輔助教學,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的觀點,并鼓勵他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說出或?qū)懗鰜恚嬲龅阶寣W生會讀、能讀、愛讀。